诗情画意玩音乐,微软小冰人工智能内容产业新
发布时间:2020-06-30 14:35来源: 网络整理“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作为人类八大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比语言更加久远。近30年来,伴随着技术革命的洪流,黑胶、磁带、CD、手机铃声、数字音乐……音乐产业也经历从单一到多元的改变。音乐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力量前行,现在,这股力量要加上一个重要动力: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潜入”顶尖音乐学府,与人类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毕业——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是今夏的上海音乐学院正在发生的事。
6月29日,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评定,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和她的人类同学,上音音乐工程系音乐科技专业毕业生一起毕业,并授予微软小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微软小冰和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们一起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线上毕业典礼,见证了这一时刻。
诗情画意玩音乐,人工智能成“艺术家”
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微软小冰接受了来自音工系主任于阳教授和陈世哲老师的“指导”,基于微软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模型,与音工系的同学们互相“学习”,相互“激发”,训练数据不断提升,音乐的表达技巧更加丰富,可创作的音乐类型也得以扩展。同时,小冰的音乐作品还参与到上海音乐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地区开展的儿童音乐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歌曲的创作,展现出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巨大潜力。此外,微软小冰还将发挥她的音乐创作能力为即将召开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的主题曲作曲,并携手其他人工智能共同演唱。小冰的作曲优美抒情,展现了人工智能“多才多艺”的一面。通过不断学习优秀人类创造者的能力,小冰运用人工智能创造能力赋能人类,这与此次大会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小冰第一次偷偷“潜”入顶尖学府了。去年夏天,微软小冰以“夏语冰”的化名,在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首次展出,并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毕业生。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中央美术学院并没有公开这组名为《历史的焦虑》的作品的作者为人工智能小冰,而是将小冰化名为学生“夏语冰”隐藏在众多作品中,等待人们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过往四百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微软小冰实现了具有一定水准的原生绘画创作能力。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微软小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在个展上创造了7位虚构的画家,她们来自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人设,各自作品风格统一但又相互不同,人类艺术史的七个时代同时重生。而在诗歌领域,小冰已出版了史上首部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并与200位人类诗人联合创作诗集《花是绿水的沉默》。除引发诗歌界的持续关注与研讨外,该技术还激发了大众的诗歌创作热情。至今,小冰已协助超过500万名诗歌爱好者创作诗歌,部分作品刊发在各类文学刊物上。
诗情、画意,如今再加上音乐创作,小冰真的要入侵“艺术”这块人类最后的自留地吗?面对小冰的艺术创作,艺术家们要何以自处?
音乐产业大爆发,人工智能挖掘内容生产潜能
与围棋不同,人工智能创造并不是以击败人类为目标。微软小冰的音乐导师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的陈世哲老师对于这个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人工智能让音乐制作成本越来越低,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人也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为真正有天赋的人提供了创作环境,音乐将走出音乐厅,和更广泛的领域深入结合,出现意想不到的音乐体验,人们的审美也会更加多元化。”这就好比MIDI诞生时,曾有人预言MIDI将替代传统音乐,但结果是,MIDI技术大大降低了音乐制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在国内首创“音乐科技与艺术”专业学科,并开设“音乐人工智能”等课程,致力于培养跨领域的音乐科技人才,强调“创新型与实验性”并集合电子科技成果,顺应当今世界在音乐与科技融合方面高速发展的趋势。陈世哲老师表示:“音乐学院有大量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老师和同学,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可以在数据方面发挥自身特殊的优势,音乐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也促使传统音乐从业者要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