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現場打分智能改造加分(經濟聚焦·解碼智能制造②)
发布时间:2020-06-29 07:09来源: 网络整理 重慶市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當地分公司焊裝車間裡,機器人正在焊接車身。
陳仕川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在重慶的制造行業,智能化正成為一個熱詞。去年,當地啟動了兩輪針對智能制造的評估,全市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280個,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達到39%。
政府主動作為積極推廣,企業自主選擇有序推進,多方合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擁抱智能升級的新趨勢,智能化改造正成為重慶制造業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徑。
這個機械車間,有啥不一樣?
“亂成一團的網線沒了。”重慶永川紅江機械廠技術中心主任張鵬主動揭曉了謎底。6月中旬,廠裡新建車間正在部署智能化設備,最大的變化就是實現了5G網絡覆蓋。“有線改無線,為工業生產帶來了巨大改變。”張鵬介紹,自家工廠專攻高精度、多品種、小批量零部件生產。以5G網絡連接生產設備,通過AI技術,讓老設備的數據也能上網,信息傳輸更快,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
如今,在重慶,智能化改造正成為熱詞。除了企業的主動改造,重慶市也於去年啟動了兩輪針對智能制造的發展評估。企業自主申請后,政府聘請評估機構和專家,對企業進行現場全面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專家組提出企業智能化改造方案,並出具統一格式的智能制造評估報告。根據報告,企業可自主選擇智能制造服務商實施改造。
第三方的評估結果,企業會接受嗎?改造的方案,他們認可嗎?在推廣智能化改造的過程中,當地還面臨哪些阻礙和難題?記者前往重慶永川,對當地多家企業進行了調研。
專家進車間,現場打分有方向
去年7月,專家組來到重慶新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工廠調研,待了將近3天。“從採購、倉儲到生產、運輸,從車間管理到生產設備,他們把公司的各個環節都看了。”公司技術副總經理唐光進說,專家組看得細致,提問也切中要害,廠裡人從一開始的懷疑,到漸漸服了氣。
在離開之前的座談會上,雙方卻又差點紅了臉。
“40分,是他們評估后給出的得分。”唐光進說,看到分數,企業幾個負責人臉上都不太好看。但等到耐著性子讀完了報告,那些憋屈消失了。
建議都是真知灼見。唐光進說,比如,要通過數據聯網,把車間所有加工設備系統聯通,採集包括工人生產管理在內的數據。把二維碼放到每一台機床上,通過物聯網識別,再通過車間大屏幕實現生產線實時數據呈現,打造無紙化工廠。
與新泰機械相反,專家組在重慶永信科技有限公司,給出了80多的高分。公司總經理高坤旭談起評估報告,贊不絕口。
“我們和業內專家有了一次充分交流的機會,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更加了然於胸。最重要的是,專家組和我們對未來走向的判斷很一致,這緩解了我們的忐忑心態。”高坤旭說。
永信科技的產品是液晶面板,最薄的面板隻有0.035毫米。“智能化改造讓我們的技術水平得到較大提升,面板厚度越來越薄。在服務上,智能化改造也能讓我們和客戶迅速對接,大幅提高了現場管理水平。”高坤旭說。
企業不積極,政府動員有策略
有政府出資請專家上門評估,為企業發展指路,按說企業應該會很歡迎。
然而,在開展第一批智能制造評估工作的文件下發到企業之后,永川區經信委跟蹤調查發現,願意參加的企業數量居然是零。
為何企業不願意參與?
“我們調查發現,有3種情況,一是不少制造業企業負責人對智能化改造不了解,有抵觸心理。二是負責人了解智能化改造,但沒意識到改造的含金量,參與度不高。三是企業經營比較困難,沒有能力參與。”永川區經信委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於是,永川區經信委專門聯系了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向他們介紹這項活動的內容,引導企業報名參與。
“企業自己請專家,也要花不少錢,現在政府免費提供機會,你們為什麼不報名啊?至少,你們也有了一次和業內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工作人員表示。
在了解免費評估的作用以后,企業積極性也就上來了。看到別家改造效果好,后面的企業也更踴躍了。動員之后,第一批有6家企業主動申請,第二批有10家。
當然,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制造業企業中,智能改造依然存在較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