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06-28 12:45来源: 网络整理

作为天津市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新区近年来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加快引育新动能,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出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等8条产业链。

智能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从滨海新区工信局了解到,2019年,新区紧紧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战略定位,把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智能科技已成为带动滨海新区传统动能改造升级和新动能成长壮大的主要引擎。截至2019年底,新增“杀手锏”产品22项,“杀手锏”产品总数超过200项;智能科技产业占滨海新区工业比重已超过30%,在《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以滨海新区为重要承载区的天津位列全球50强榜单第十名,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等8条产业链。其中,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批突破性重大原创成果,脑机协同、智能传感芯片领域进入国家布局,天津麒麟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展讯通信14nm5G基带芯片实现量产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原型机研制成功,天津飞腾新一代桌面处理器FT-2000/4正式发布,紫光云总部、浪潮云北方总部先后落户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持续加码智能科技,呈现出智能企业分量足、智能研发资源多、智能产业生态好等特点。2019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2.8%以上,知识产权发展指数达到154.32,年均增长18.1%;“有效发明专利排行榜五百强”新上榜企业127家,上榜主体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27836件。截至2019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20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49家,新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33家、“雏鹰”企业466家、“瞪羚”企业103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到488家、重点实验室129家、工程中心111家、企业技术中心254家,建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1家。

加快构建更多智能化应用场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经济、云办公、云论坛、云签约等新模式迅速兴起,智能化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滨海新区通过不断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构建智能化应用场景,推动智能科技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新区加快实施“智慧滨海”建设,打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政务服务等一批市民触手可及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其中,天津滨海工业云平台成为全国首批16个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之一。智能医疗发展稳步推进,全区7家三级医疗机构21家智慧门诊上线运行。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积极构建并全力打造“1+4+N”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实现“大数据一张图感知城市”“大平台一张网惠及民生”和“大运营一条链服务产业”。搭建便民服务响应系统,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智慧金融系统,建立金融风险评估模型,防范系统金融风险;危化品全域监管平台,对全区364家危化品生产企业、75家物流企业和477家仓储企业的信息以三维实景数字化方式进行呈现;水域监管平台,创新“互联网+水务”管理模式;“滨海掌上行”APP,以政务服务指尖办、公众监督随手拍、民生服务全覆盖、政策资讯随时看为目标,实现七大板块功能30多项内容。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展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融合试点。首批民用5G测试基站投入使用。

基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环境,新区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智能科技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落地生根,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下一步,新区将继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系统谋划“大智能”战略布局,建设“大智能”产业集聚区,培育“大智能”创新体系,构建全国一流的智能科技创新生态,打造“天津智港”,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