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797家
发布时间:2020-06-26 09:22来源: 网络整理央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24日闭幕。大会闭幕式上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到去年底,我国共有797家人工智能企业,排名世界第二。包括区块链、5G、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台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正使我国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科技浪潮。
区块链、5G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报告披露,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共有797家人工智能企业,占全球总数近15%。从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占比最高,达27.6%。报告发布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说,我国区块链、5G、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台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浪潮。“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出现了一系列互补性技术创新和专业性技术体系的积累,出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技术的重组。我们判断,中国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可能才刚刚开始,更大范围、更加猛烈的科技浪潮才开始出现。”刘刚说。
另外,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占比分别为3.4%和23.8%,应用层企业占比则高达72.8%,说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在加速融合。刘刚说,这种融合背后除了有平台企业的推动,也有初创企业的贡献。“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了25%的产业支持。这就提示,各个省市如果想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特别是融合科技产业,则一定要注重‘双创’环境的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可能导致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同时,大会还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0)》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山东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处于第一梯队。与去年相比,最大的差异是山东,由第9位,上升到了第5位。刘刚说,总体来看,经济大省、产业大省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方面都走在前列。“因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阶段,所以产业大省的优势开始显现。这其中隐含了一个政策建议,即希望获得产业优势的省份要加快应用场景的开放,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刘刚解释。
但刘刚也指出,产业大省更容易获得人工智能发展优势,这也带来一个担忧,即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可能导致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所以,要高度关注数字鸿沟扩大等现象。刘刚说:“我们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要加入数字反贫困战略,即利用我们现在的新基建这种战略机遇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让落后地区也能够享受到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红利,促进当地的发展,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