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山东能源:煤矿智能开采迈入“3.0”

发布时间:2020-06-13 15:05来源: 网络整理

山东能源:煤矿智能开采迈入“3.0”

  轻点鼠标,便可通过大屏幕实时看清矿区的每个角落,近千米深井下的采掘、运输、检修等情况也一目了然,整个矿区宛如透明——笔者日前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郭屯煤矿看到,该矿建设的世界首例透明化智能采煤工作面已基本成型。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存禄介绍,该工作面颠覆了传统一键启停、记忆割煤的简易智能开采模式,实现了煤矿开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自适应割煤,使煤炭工业智能化开采技术一举迈入3.0版。

  智能矿山建设是煤矿顺应安全生产“无人则安,少时则安”要求的必然发展方向。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助推“智慧矿山”建设,加快智能限员、巡检机器人推广应用,加大“自动校直、智能监测、故障诊断、煤岩识别、三维建模”等智能开采技术研究,打造“智能企业”样板。

  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以“一提双优”为抓手,大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智能化建设无疑已经“领跑”全国。2019年5月,山能集团承办了全国煤矿薄煤层智能开采现场推进会,推广了山东能源的薄煤层智能化开采经验;《基于5G技术的智慧矿山建设》入选山东省5G试点示范项目。今年3月,其旗下临矿集团“大数据数字化转型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也是山东省唯一入围的煤炭生产经营企业。

  “现在采煤已经不需要人工来操作采煤机了。”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付村煤业的3上1009工作面,技术员张强勇说。去年5月底,付村煤业的“智慧矿山”开工建设,1009工作面经历了生产流程再造。张强勇他们在集控室,像开车一样拉动操纵杆,就能远程操作各种设备完成截割、落煤、运输等工作,彻底告别了现场操作、打点启动等传统流程。

  “2017年2月,我们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夜班生产;2017年9月,建成山东省首个6m大采高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通过智能化建设累计精简岗位12个,减少人员150人,人工工效提高了4倍,吨煤成本降低了六成,工人收入却比以前提高了10%左右。”山能枣矿付村煤业公司党委书记张立涛介绍,今年春节假期叠加疫情影响,为保障煤炭供应,付煤公司井下仅68人1天就生产了6800吨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付村煤业正加快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利用精细数字建模、智能传感、智能控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一张图’、综合自动化平台、生产执行协同管理、三维透明矿山、移动门户等综合一体的智慧矿山。”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总经理张延伟介绍。

  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郭屯煤矿,借助5G+高精度导航定位、“一张图”透明化管控平台、3D动态地质模型自适应割煤等新技术,将实现开采过程全面感知与智能化分析控制,自动生成采煤截割线,指导煤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自适应割煤。

  工作智能化,效率提上来。智能化煤矿建设已经在山能集团结出实实在在的丰硕果实。“枣矿勇做煤炭产业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建成了全国首个智能化开采矿区,荣获山东省首批企业上云标杆企业称号,目前正以‘一提双优’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取消夜班生产为标志,全力打造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枣矿模式,助推智能化建设向全产业、多领域拓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尊献说。

  通过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智慧矿山”,大量井下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危险恶劣的工作场所中解放了出来。

  目前山东能源集团已建成智能化工作面70个,成套快速掘进作业线50条,在6对矿井实现“单班百人”生产,36对矿井取消了夜班生产,8对矿井实行了周末集休,累计减少采掘一线用工6967人,原煤全员劳动效率提高9.6%。今年一季度山东能源集团累计供应煤炭2610万吨,有效保障了山东省内17家国有电厂及魏桥创业集团等重点企业用煤需求,特别是在疫情严峻、企业即将“断炊”之际,累计向武钢、鄂钢、大冶特钢等湖北疫区供应精煤18.6万吨,保障了钢厂的稳定生产,缓解了湖北疫区的燃“煤”之急。而这其中,恰有智能化生产发挥巨大作用。(李志勇 张红芳 曹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