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集团董事长张黎刚:人工智能将弥补优质医疗服务稀缺性
发布时间:2020-06-13 12:57来源: 网络整理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问题在中国将长期存在。不过,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复制和放大,能够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6月8日,在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社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指出。
体检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把医疗服务做到位,为百姓守好健康之门?
张黎刚认为,医疗服务最核心的就是信任。首先,体检机构的医疗设备要过关。其次,要提供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私立医疗服务机构很大的软肋是医生资源的薄弱,爱康集团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人工智能+体检”现在时
张黎刚介绍,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医疗细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眼底高清成像是爱康集团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体检时拍几张眼底照片,甚至能够查肿瘤、查慢病?张黎刚说,有了人工智能,这些不再是天方夜谭,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底成像中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4类眼底异常情况。”张黎刚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近80万人在爱康做了眼底成像检查。结果显示,豹纹样改变的检出率为72.8%,视网膜动脉硬化的检出率为40.7%,黄斑部位异常的检出率为31.5%,杯盘比偏大检出率为8.0%。
人工智能的应用,还让爱康帮助两位客户发现了意想不到的肿瘤。去年,爱康集团旗下体检中心通过Airdoc发现了两例视乳头水肿,一位29岁,一位30岁。人工智能对两位客户的体检数据分析提示,存在视乳头水肿,有可能是脑瘤。但是,这两位客户没有颅内肿瘤的任何症状。根据体检数据,两位客户分别去了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颅内肿瘤。
通过眼科检查,最终发现了脑瘤,这让医生也很惊讶。张黎刚说,“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对于患者怎么发现可能患有脑瘤的,医生也很惊讶。这位客户说,是通过体检时眼科检查发现的。手术做完以后,其中一位客户再回到我们体检中心,做了一次眼底成像检查。最终发现,视乳头水肿基本上消失了。”
张黎刚说,30~40岁是颅内肿瘤的发病高峰。大部分颅内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视乳头水肿是其中典型症状之一,而人工智能视网膜检查可以发现视乳头水肿。
不仅是眼科领域,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筛查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深入。张黎刚说,“爱康首先在眼科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做了全面提升。很快,在眼科检查方面,某些程度上可以取代医生人工的操作了,只是最终的结果还要请眼科医生做判断。接下来,心电领域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们每一个体检中心配两个心电医生。接下来,心电全部联网以后,人工智能读图能够放大医生的经验和能力。所以,‘人工智能+体检’,已经不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时。”
“新技术+体检”进行时
新冠疫情来袭,线下民营医疗机构影响几何?
张黎刚坦言,疫情对以线下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张黎刚说,“到目前为止,体检人数还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张黎刚介绍,目前,爱康集团在全国52个城市,拥有接近150家体检中心。作为一家体检机构,爱康集团正在积极关注、探索、应用基因检测等新技术。
张黎刚介绍,肠癌是中国发病数第三的癌症。体检时,直肠指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项目。对于传统的肛门指检,不少人因为难为情或者不舒服而放弃。诺辉健康“常卫清”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群,其肠镜检出异常中超七成为癌前病变。爱康通过与诺辉健康的合作,让用户居家采集粪便样本,再将样本邮寄进行检测,采用用户易于接受的、非侵入性的方式,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健康是什么?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黎刚说,“以前我们谈一个人健康不健康,就是指他生不生病。不生病是健康的,生病了是不健康的。这是我们以前的理解。后来,亚健康状态的概念被提出。没有生病,但是很多指标变化了,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这就是亚健康的状态。现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往对健康的定义就显得太粗糙了。”
如何定义健康?张黎刚说,健康是一串动态的数字。一年一次的体检,其实观察的只是人的健康状况的横切面。应该思考在横切面中如何把点状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包括体检机构以及相关数据公司下一步应该去探索的。
张黎刚介绍了其关注的两个美国医疗大数据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沿应用案例——Arivale和Human Longevity Inc(人类长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