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霞、李晓华: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
发布时间:2020-06-13 05:16来源: 网络整理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依法办事、“智能+”、教师队伍建设、城乡要素流动、数字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姜明安:运用制度和法律化解纠纷、保护权利】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姜明安指出,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有效化解,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及时救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了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国家赔偿以及信访等诸多化解矛盾、保护权利的制度,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司法体制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大调解工作体系、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建立,兼顾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司法公正与社会公正,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将更为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客观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进一步提升运用制度和法律化解纠纷、保护权利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摘编自《人民日报》
【方晓霞、李晓华: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方晓霞、李晓华认为,“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是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广泛场景应用为基础的,推进智能化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实质不仅仅是技术应用,而是整个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需要政府、产业界乃至学术界多方发力。一是建议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图,并建立定期修订机制,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动向、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二是建议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促进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先进模式推广。三是建议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加速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进程。在确保商业秘密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四是尽快研究制定应用规范、开发守则等涉及应用安全、伦理道德的行业准则,防范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对传统法律法规体系和道德伦理的冲击和挑战。五是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鼓励高校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还要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支持高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运用能力。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李健: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队伍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师李健表示,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机制,要健全表彰体系,以榜样育人、以制度育人,激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成长。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立榜样、树标杆”,发挥榜样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优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模范、典型,评选中小学思政课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表彰活动。学校可以根据思政课教师备课、讲课、评课、作业等关键教育教学环节的表现,有序有组织地设立优秀思政课教师表彰制度,促进教师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向同伴学习;同时,要建立思政课教师的惩罚机制,形成“奖优罚劣”的价值氛围。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彰机制纳入教师职称晋级、发展定级的重要依据,将教师表彰机制与教师考评机制紧密结合,形成“以表彰促考评”的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推动其主动自觉夯实自身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胜任力。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张月瀛: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提供支撑和保障】
河南省委党校张月瀛认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必须政府和市场“两手”合力,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打通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的通道,统筹、整合、利用城乡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政府也要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鼓励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下乡。深化户籍、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要素入乡提供基础性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要有底线意识和边界意识,不仅要守护乡土文化,保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而且要注意不越界,该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明确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主阵地是通过加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供给,不断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摘编自《河南日报》
【班娟娟: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