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智能心理服务机器人走进社区

发布时间:2020-05-27 01:55来源: 网络整理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的生活节奏,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目前全国有近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名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沿一线,防控任务十分繁重,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压力巨大。

伴随返程复工高峰到来,疫情防控也到了更为关键的时刻。如何有效缓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困惑和焦虑变得尤为重要。杭州本地企业连信科技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智能心理服务机器人带进社区。

“疫情以来,我们所有的社区工作者几乎都一直奋斗在一线。面对紧张繁重的工作,一些民众对隔离、测温、登记等等工作的不理解更加让人感到抑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社区治理办副主任王小红表示,“Psybot心理服务机器人的到来为大家提供了舒缓和释放的平台。”

据了解,去年12月西兴街道3个社区正式上线心理机器人服务,并取名为“心理驿站”。截至目前,累计使用人数已经近3000人,智能干预超过420次,平均心理干预有效性达到70%。心理机器人成为了居民们释放压力和调整心态的重要“伙伴”。

新州社区年轻社工小楼回忆起年前的新冠疫情,感受颇深。 “当时在卡口值班,有居民不理解我们测量体温作登记的行为,强行冲卡和辱骂,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小楼并不喜欢在他人面前进行宣泄。“我们都习惯在手机上交流,现在和机器人聊天,不仅不用担心面子的问题,能尽情释放自己,还能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心理状况。”

Psybot心理服务机器人赋能一线社区基层人员,让他们能更好的投身到自己的社区服务工作中。自Psybot心理服务机器人进入采荷街道,获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杭州江干区采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钱芳表示,“智能心理服务机器人是基层减负的一个很好的手段。”

连信科技与街道社区的有效合作,不仅帮助民众进行自我心理预估、心理测评与自我心理疏导,也让不少一线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了释放的平台。

大型危机之后,人们渴望重新设计未来,恢复正常生活,“心理重建”必不可少。连信科技创始人徐涛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心理服务的趋势,社会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原因造成的,需要大数据的支持,提前干预。相信,通过智能技术和数字化平台的运用,将会有效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