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超材料高速发展 光启技术重定义新一代智能
发布时间:2020-05-26 03:13来源: 网络整理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不一样;启发于疫情,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紧扣实际且颇具亮眼的议案,也有更高瞻远瞩的议案洞察到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其中尤以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思虑,让国人撇开“全球制造业大国”的面纱,更冷静客观的审视我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
科研创新能力与生产制造能力,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大国立足世界的抓手,各国都视为重中之重,我国也不例外。
科研强制造弱 中国新兴领域制造能力亟需向上走
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在芯片、半导体、超材料、5G等高科技领域,中国的科研创新实力不仅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甚至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主导者,如北斗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陆续发布,并已经走向国际;如超材料领域的光启,牵头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成为全球首个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
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果不相匹配,则可能会沦为纸上谈兵;要真正晋升为创新型国家,还需要认真审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作为全球制造业一哥,我国制造业虽然有着全产业形态、全产业链的独有优势,但却“全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和盈利能力整体偏弱,部分核心关键部件仍受制于人。特别是去年的中美贸易战,多个高精尖领域及行业陷入“卡脖子”困境。
在今年两会,已经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出相关议案,建言强化新兴领域制造能力的建议。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就表示,我国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发力的关键阶段,未来10年、20年,新兴领域制造能力的建设应是重中之重。
若将视线移向外部,会发现多国出台新政策和规划,力促先进制造业发展,如德国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日本发布《制造业白皮书2018》。可见,各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已经开始蓄能加码,这将成为下一个赛场。
科研、制造、生产三箭齐备 光启技术引领超材料产业化发展
得益于国家在科研创新和高端制造的双向支持和赋能,已经有少部分新兴领域的制造能力实现了“换道超车”,如我国超材料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光启技术已自主创新研制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使航空结构不仅具有优秀的结构性能、减重性能,还具备了电磁信号调制及感知功能,重定义了新一代智能装备的机体结构。
据了解,光启技术作为全球率先实现超材料技术产业化落地的企业, 不仅拥有全球最多的超材料技术专利,而且已经将超材料技术应用到了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水面舰艇、水下装备、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新型航空器等八大尖端装备领域。
鉴于超材料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先进制造能力,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战中,光启技术更是第一时间研发出了热成像智能头盔N901,在国内数十个城市的医疗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及地铁、机场、商超、景区、写字楼等大人流区域中承担防疫重任。
因在防疫排查上的出色表现,这款光启热成像智能头盔N901也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公共场所投入实战使用。据了解,已经有意大利、阿联酋、迪拜、科威特、卡塔尔、埃及、阿尔及利亚、捷克、保加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在跟光启技术接洽头盔采购的意向订单。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光启技术的生产能力也不容小觑。公开信息显示,光启技术旗下除了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超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可实现了8000公斤的年产能以及10万条曲线的紧缩场测试吞吐量。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基于第四代超材料工艺技术的制造基地,投产后可以实现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40吨的年产能,50万条曲线的紧缩场测试吞吐量。科研能力、制造能力、生产能力,三者兼备,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的多年耕耘将逐渐兑现为业绩数据。
超材料只是我国新兴领域高速发展的一个小例子,在GPU制造、半导体工艺、微波射频芯片等领域,还有待更多新突破,以弥补我国在新兴领域“科研强、制造弱”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