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增长70.56%,明阳智能张传卫:关键在创新
发布时间:2020-05-05 16:33来源: 网络整理4月30日,明阳智能披露2020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收29.78亿元,同比增长70.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77.59%。
疫情影响之下,不少行业企业一季度增长受挫,明阳智能因何能够实现逆势增长?
“能够逆势增长的关键便在于坚持创新,我们一季度不仅没有减产,还在增资扩产,整个集团新招员工接近2000人。”日前,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正通过创新发展,在全球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明阳智能已实现从跟随,到并行、再到引领式发展的三级跨越。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158.2%。
对此,张传卫认为,经过近两三年的高质量开发建设,广东海上风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未来“全球海上风电看中国,中国海上风电看广东”。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受访企业供图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受访企业供图
创新引领
在手订单约15GW,攻克海上台风区发电难题
南方日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不少行业企业一季度增长受挫,明阳智能以及所在的风电产业,为何可以实现逆势增长?
张传卫:根据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15GW,这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提供了的保障。
这背后有两个缘由。一方面,海上风电是海洋清洁能源,海上风电装备是大国重器、重大装备,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符合广东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经过近两三年的加速开发建设,广东海上风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快速起步,2019年全面开发,2020年进入高质量、高速度开发建设阶段。三年时间建成接近1000万装机规模,到2021年底,广东海上风电建成规模,预计可占全国将近1/5。
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而言,明阳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包括技术创新和建设模式创新。我们也由此在全球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发展,到并行发展,再到如今的引领发展。
比如,过去国外专家认为,在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区70米/秒的极限风速下,建设海上风电无异于新能源领域的“登月工程”,而明阳智能八年磨一剑,耐得寂寞,勇于攻坚,定下心搞创新研发,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面对台风侵袭,我们所研发生产的风机,不仅能够经受住考验,还可借机提高发电量,实现从不可能到可能的重大技术跨越。
未雨绸缪
保供应链稳定关键要实现“内循环”
南方日报:当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有业内专家表示,这也将成为限制海上风电设备交付,以及新装机量并网速度的瓶颈。请问明阳智能的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情况如何?
张传卫:总体来说,我们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但确实有部分同行企业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件,比如说海上风机的主轴轴承主要来自于德国的,风机叶片中的轻木主要来自于厄瓜多尔,跟轻木配用的特种泡沫,则主要是来自于意大利的。但是疫情发生后,由于部分国家进出口管制,这些国外的供应链受到冲击。
我们其实早有谋划,在一二月份疫情初期,国外问题还不严重的时候,我们就从厄瓜多尔、意大利等地,提前把这些材料部件采购回来。好消息是厄瓜多尔近期已宣布恢复生产,意大利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特种泡沫生产企业,也依然还在生产发货。
南方日报: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其中包括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此,您有何建议?
张传卫: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关键在于国产化,要实现“内循环”。比如我们一直在重点培育国内的战略供应商,河南、湖南等地的一些供应商企业都实现了快速成长,部分企业还实现了上市。
目前,美国、日本等国提出的产业回流,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安全、产业创新也有启示,就是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己的核心供应链,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未来布局
探索对海洋经济的立体化开发
南方日报:广东提出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带动形成的集海上风电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一体化的风电全产业链。作为制造业大省,发展风电产业对于擦亮“广东制造”名片,有何重要意义?
张传卫:海上风电具有规模大、产业链长、辐射牵引作用巨大等特点。比如,从高性能复合材料、海上防腐材料,到高强度钢材、合金材料;从海底光缆、海底电缆及海上输电设备,到高性能发电机、齿轮箱、精密轴承、液压件等关键部件;从海上支撑平台、海上吊装、运维船的海工装备,到海上工程技术等,将形成上下游近百个高度一体化的产业集群,进而形成集海上风电研发实验、高端制造、运营服务、高端装备出口等为一体的新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