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乌苏:“智能鸡场”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0-04-24 13:57来源: 网络整理

  中新网新疆新闻4月24日电(通讯员 王兆云 报道)乌苏市百泉镇依托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推进农区养殖业智能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在百泉镇托古里克莫墩村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鸡舍里,1万多只成年的芦花鸡和“黑五”鸡住在离地面有1米高的“楼房”里。

  百泉镇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彩霞说:“料匣里面有探头,没有料它自己就开始自动下料。鸡一捣,这个探头就开始下水,水一直有。”

  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百泉镇首个“智能化”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总投资260多万元,四栋智能鸡舍采用全封闭式、智能化控制的现代养殖模式,雏鸡繁育、喂食、饮水、温控、清洁等工作都可自动完成。

  乌苏市百泉镇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彩霞说:“自动化就是能减少人工,我们有4个鸡棚,2个人就够了。”

  合作社在完善智能化养殖设施的基础上,从广东购进“黑五”品种鸡苗和“芦花”鸡进行特色养殖。芦花鸡、黑五鸡易于养殖且肉质鲜美,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2019年,合作社成年鸡出栏量达到6万只,盈利20万元。眼下,第一批“黑五”鸡已经出栏,引得客户争相订购。

  乌苏市四棵树镇农民蔡梅花说:“我是从四棵树过来买她的鸡,她们家鸡好,不生病,我拉上20、30只回去喂。”

  乌苏市百泉镇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彩霞说:“一天可以销售600、700只,独山子等附近的人都过来拿,都知道这个鸡口感好。”

  规模化养殖,防疫是关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百泉镇加大了对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防疫监管力度,制定防疫措施,派专人负责对圈舍、养殖区实施消杀工作。

  乌苏市百泉镇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防疫员杨成法说:“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整个厂区一天消毒两次,人员也一天消毒两次。”

  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养殖、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吸引农户参与到其中,今年预计年出栏成年鸡10万只。

  乌苏市百泉镇万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彩霞说:“现在养殖合作社有8个人了,我们现在有5万只鸡,后面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人都参加进来。”

  今年,百泉镇按照乌苏市委“稳粮、优棉、促畜、新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全镇农区畜牧业养殖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积极提升农民的人均收入。目前全镇牲畜存栏2万多头只、小畜家禽10万多羽。

  乌苏市百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温海涛说:“截至目前,全镇共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参与畜牧养殖的群众近100户,每年畜牧养殖增收人均8000余元。在今后的工作中,百泉镇党委政府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现有养殖业积极稳妥地向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