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国网信通助人工智能在省级电力公司落地

发布时间:2020-04-24 02:58来源: 网络整理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在省级电力公司落地应用

——走进国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国网新疆电力和国网安徽电力应用试点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园园 报道

  “现在进行变电巡视,人员都可以不需要前往现场;通过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以视频巡视替代人工巡视,借助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减轻了人员往返现场抄表、核对的工作量,很好地起到了为基层人员减负、增效的目的。”2020年4月17日,安宁渠变电站的运检负责人王陆陆在办公室内操作着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有感而发。

  “在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尚未应用前,常规变电站巡检至少需要2个人从单位驱车前往变电站现场,人员交叉频繁,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系统建成使用后,常规的变电巡检都无需人员前往现场,只需1人在办公室里,便可轻松搞定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缺陷故障等巡检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国网新疆信通公司信息中心调控班专责肖万幸介绍到。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现状、电力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场景需求,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了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平台涵盖人脸识别、智能语音、OCR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等通用能力,以及针对电力场景的输变电图像识别、变压器声纹识别等专有能力,专注解决电力智能运检、电网安检、电网营销、电网客服、电网信通等各类电网业务,并在国网新疆电力和国网安徽电力完成示范应用,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同时,依托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及平台沉淀的电力语音库、图形图像库、知识库和算法库,集团构建了智巡(智能巡检)、智服(智慧客服)、智策(智能决策)3个产品系列,形成了输变电巡检识别分析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智慧客服、财务机器人、营业厅服务机器人等多款成熟的人工智能产品。

  赋能安全生产 落实基层减负

  依托集团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在国网新疆电力开展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试点应用建设,实现设备状态智能监控、设备故障缺陷诊断和人员行为安全研判等三大业务应用场景。国网新疆电力选择乌鲁木齐110KV安宁渠变电站作为试点,于2019年11月初,完成了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的开发部署并投入运行。站端部署22个高清视频摄像头,实现了站内设备表计、设备缺陷和人员行为安全研判的自动化识别。通过对识别记录统计分析,标记识别率达到80%以上,设备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80%以上,人员未佩戴安全帽、攀高行为识别率达到90%以上。国网新疆电力专门发送感谢信给该集团以表谢意。

  “在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还未应用前,我们变电站运检都是依赖人工到站点进行现场巡视。从单位出发前往变电站现场,距离近的站点,大概半个小时时间,偏远的站点,就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往返路途花费的时间成本巨大,一天下来都巡不了几个变电站。这还是尚未入冬,道路交通良好的情况下。入冬以后,乌鲁木齐时常下雪,一下雪,道路就会被冰雪所覆盖,导致道路湿滑难走。这个时候去现场巡检,由于道路交通状况恶劣,巡检路途往返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巡检效率极低,同时,巡检人员会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现在即便入冬了我们也不担心,通过变电站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一切尽在掌控中!”依托电力人工智能平台开展的试点应用建设的确起到了效果,在迎峰度冬和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国网新疆信通公司信息中心调控班专责肖万幸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后,为巡视业务带来的转变深有体会。

国网信通助人工智能在省级电力公司落地

国网信通助人工智能在省级电力公司落地

  依托该集团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在国网安徽电力开展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试点应用建设,实现未佩戴安全帽、未戴安全带、警戒区闯入、作业无监护、现场规范着装、现场吸烟、作业现场无人7类作业违章行为智能分析,平均识别精度达到85%以上。目前系统已在国网安徽电力全省统推,覆盖安徽16个市、72个县,2019年已在安徽省进行四不两直安全督查6.2万次,效果显著,获得了国网安监部、互联网部的高度认可。

国网信通助人工智能在省级电力公司落地

  深化应用 为“新基建”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