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上 宜宾智能终端跃居外贸出口“大哥”
发布时间:2020-04-21 20:44来源: 网络整理
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21日讯(周瑜原 李美琪 沈波)近日,位于宜宾临港经开区的悦兴集团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在不裁员、不降一线员工工资的情况下,对管理层的工资下调30%;二是减少手机产量,转战生产电源线和手机主板,出口转内销。按照该公司高层的说法,目前,他们正与国内两个“大东家”洽谈,如果这两个大单能拿下来,一年将有3个亿的销售收入。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外需减弱的情况下,较早入驻临港的悦兴集团是宜宾智能终端企业逆境中自救的缩影。
壮士断臂
4月16日,在位于宜宾临港经开区的悦兴集团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操作,大家一声不吭,只埋头工作,车间里听不到说话声,只有机器传输带的沙沙声。
悦兴集团是宜宾临港经开区较早引进的一家创新型智能终端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其从生产到供应链再到终端销售,是批发零售一体化。
2017年11月28日,悦兴集团投资18亿元在临港经开区开建首个创新型智能产业园,集移动终端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化的高端项目。
这家企业自2017年8月与临港签订合作协议以来,不到3年,就引进了恒波网络、深港智能、信风网络、华腾智联等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入驻。
就在那一年,朵唯、邦华、康佳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孔雀西南飞,纷纷将产业转移至宜宾,落户临港智能产业园。
然而,当他们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时,却遭遇了这场全球疫情困境。
悦兴集团是1月19日放假,直到2月24日才复工。
这家企业原本有4条手机组装线,9条生产手机主板的“贴板线”,其研发生产的手机主要销往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但由于出口国家封关,订单大量取消,如果盲目生产下去,势必会增加损失,为此,公司忍痛停了3条组装线,只保留了一条继续作业,以完成客户在年前就交了订金的订单,另外9条“贴板线”暂时停产。
“生产线上空下来的员工,我们全部调去园区协助入园企业推进装修进度了。现在,我们的仓库里已经积压了10万部手机,都是国外客户订的,等解除封关后才能送出去。”悦兴集团总经理何佳娣说。
3个亿的前景
何佳娣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今年1季度,他们的出口总值应该在1个亿以上,但这次出口仅有3000多万元。不过,在目前外需减弱的情况下,这个数据已经很不容易。
为了渡过难关,悦兴集团高层经商议作出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在保证不裁员、不降一线员工工资的情况下,对管理层的工资下调30%;二是减少手机产量,转战生产电源线和手机主板,出口转内销,在国内打开市场。
何佳娣说,目前,他们正与国内“创维”和“奥普瑞思”两个品牌商洽谈合作项目,分别为他们生产电源线和手机主板,如果这两个大单能够拿下来,一年将有3个亿的销售收入。
悦兴集团的管理层包括经理、主管、组长及周边月薪职员,降薪前拿到手的工资是3500—8500元,降薪30%后,只能拿2500—6000元,接近一线员工工资水平。但何佳娣说,目前集团没一名管理人员辞职走人。
“虽然工资比沿海城市低一些,但毕竟离家近,而且企业对一线员工不薄,所以,我决定留下来与企业共渡难关。”悦兴集团组装车间的刘师傅说。
逆势而上
其实,悦兴集团只是临港智能终端企业在逆境中自救的缩影。
2017年6月8日,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一期)在宜宾临港正式投产,不到3年,事业如日中天,但这次却与多数企业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公司董事长何明寿却把这次挑战看作机遇。在他看来,相比之下,沿海地区同类型企业复工复产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订单机遇来了。
这家企业及时作了“战略调整”,将之前出口与内销的比例6:4,调整为4:6,这样减少了出口订单损失。同时,为了及时复工,他们就近在临港双城街道高店片区招人,仅两天就招满了车间一线员工,保障了企业2月9日复工后的正常生产,成为临港经开区智能终端企业中复工率最高的企业。
疫情没有阻止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停步不前,目前,临港经开区产业园几家新引进的智能终端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有生产包装材料的、手机的、电视机的、LED的等。他们说,计划五月试产,六月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