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广州智能监管“菜篮子”

发布时间:2020-04-18 22:32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广州智能监管“菜篮子”

  开启“区块链+人工智能+食品溯源”模式

  广州智能监管“菜篮子”

  时下,“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套数字可信体系已广泛应用在金融、医疗、工业、能源等行业。那么,当这两种技术遇见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将食品安全监管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国内首创以区块链、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技术的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平台,开启智能监管模式,全面实现“源头严控、入穗严查、终端严管”,为全国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贡献“广州智慧”、提供“广州方案”。

  目前,广州通过食用农产品溯源平台覆盖90家市场8018个经营主体,实现对全市90家农贸市场线上巡检,农产品流通追溯凭证达465.7万单,日均商户上报率达95%、日均排查异常票证占总票证的5%,极大地提高了日常追溯数据上报质量,全市未发现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如何建设推广“菜篮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州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广州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起广州以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为食用农产品溯源智能监管转型先行试点,率先试行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广州市水产品溯源系统,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实施“最严格的监管”,推动市场开办者、商户、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四位一体”食品安全共治,开创了全国农产品质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先河。

  据介绍,这套溯源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商户经营者、市场开办者、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日常检查和监管以及检验检测、稽查执法等可公开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上,所有数据自动生成电子标签。

  与此同时,结合AI票证识别技术,监管者可对区块链存证的票据等信息实行真实性和有效性排查,通过筛选预警异常票据、建立问题发现风险库、协助监管人员及时排查隐患等方式,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在萌芽状态消除,严把食品销售安全关。

  “通过紧紧抓住黄沙这个华南地区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入穗总开关’,‘源头严控、入穗严查、终端严管’成效明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7年起广州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逐年上升,持续保持较高的合格率,极大提高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目前,上报商户数量8000余家,进货订单70.8万单,销售订单394.9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