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聚焦新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赋

发布时间:2020-04-18 04:16来源: 网络整理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田木 任超 高维佳)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先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互促进发展。在“新基建”领域中,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改变我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将赋能陕西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全新未来。

在疫情阻击战中,“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跨界融合显示出了强大威力。陕汽天行健车联网系统服务中心重点保障了在湖北地区一万多台建设医疗设施和运输救援物资的重点车辆。

陕西天行健车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君:“通过天行健车联网系统,对车辆运输故障进行分析并处理。这个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现了这些故障,那我们的坐席人员会及时联系车主进行维修,能保证我们的物资可以按时按点的运输到我们的目的地。”

目前,陕汽天行健可以监控全国六十三万辆汽车,每天回传数据高达500GB。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数据对内可以产生企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对外可以推动工业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塑再造。

王继君:“通过数据热力图的分析,车辆聚集的位置就是我们重点要开发或者说开发这个服务站的,重点提升包括安全、节能、还有提高运输效率等等,实时的进行采集,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

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徐冬冬:“我们这款机器人,上面搭载了一颗人体的红外摄像头,会在我们的客户端显示人体表温度。如果我们离开之后,它会继续它的个消杀工作。”

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梅雪松:“我们这个机器人目前已经有了大概将近30台,功能拓展包括进行插管机器人开发,进行重症病人的护理,包括对新冠病人试纸的检测,都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实现。我认为将来医疗里面会有更多的这种应用场景。”

最近,科技部明确支持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到2022年,西安高新区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000亿元。

梅雪松:“新基建它必须得有产业落地,人工智能在新基建领域数字化四个里面就是产业落地的这么一个过程,它落完地以后促进我们产业的发展。”

省财政厅、省发改委PPP库专家,陕西智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依凡:“数据中心、云计算、5G的等新基建的领域,社会的需求是非常的旺盛。陕西发展新基建可以带动传统基础设施,譬如电力、交通、能源、市政管网等领域的产业从这个数字化向智能化再向智慧化这么一个转型,来提高传统基础设施的运行服务效率,来扩大有效的投资规模,形成强大的这么一个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