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无接触自提”带火各种智能柜 订单涨了两三倍

发布时间:2020-04-11 13:40来源: 网络整理

昨天中午11点40分左右,黄龙万科中心A座一楼大厅的外卖取餐间,又到了一天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身着黄蓝黑等各色工作服的小哥,提着外卖匆匆而来,往柜子里一塞,电话一打,“喂,外卖给你放柜子了”,又匆匆离去。

两个挂着工牌的姑娘走进来,拿起手机对着橙黄色大柜子的主屏幕一扫,右下角一个柜门迅速弹开。取走餐盒以及两杯奶茶,两人边走边聊:“你说,怎么会有人点了奶茶,放在架子上四五天不取呢?”如果你天天刷微博热搜,就会秒懂她们说的是前两天一个热点,@人民日报转发的新闻“无接触快递架‘死件’越来越多”。

年后至今,很多杭州人已经发现,除了收取快递,各种其他用途的智能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App上下个单,超市新鲜蔬果直接送到小区里带冷藏功能的生鲜柜;复工后,公司楼下多了套保温加热的取餐柜;周末逛街,小程序先点单,到了喜茶门店,可以选择取茶柜自提……

智能柜不温不火了若干年后,被“无接触自提”的概念助推了一把,触角还伸向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记者 童蔚 文/摄

外卖进柜

4月7日,@人民日报转发的一篇新闻《奶茶四五天没人取!无接触快递架“死件”越来越多》,直接把这个话题送上了微博实时热搜榜第四。

虽然底下评论一度被网友歪楼成了“奶茶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四五天都没人取”,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提出了一种建设性意见:现在不是有智能柜吗?放柜子里不会错拿,滞留了还会有短信提醒。

在杭州先乐科技联合创始人吕文研看来,快递柜普及后,现在,取餐智能柜可能站到了风口上。“在这个赛道上,我们其实已经准备不止一两年了,但还是没想到风口来得这么快。”特殊时期的“无接触自提”概念,成了催化剂。

算上复工至今新铺设的若干取餐智能柜,这家公司目前在杭州布局了128个点位,主要集中在各大写字楼。黄龙万科中心A座,便是他们认为较成功的一个点。这套柜子,共有56个小格和3个大格,近期日均存放外卖量约200单。

大楼的物业工作人员小吴,每到饭点就会过来帮忙,为一些没用过柜子的外卖小哥做指引。“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是高峰期。”小吴告诉我,楼里上班的年轻人特别多,在没有柜子之前,午间时段,各种外卖就堆放在大厅的地上,“现在干净清爽多了”。

刚刚对外公布500万元天使轮融资消息的哎呦喂AUV,同样是做取餐智能柜的,总部位于北京,在杭州的中国计量大学也有布点。这家公司接订单生产柜子,也自己投放运营。“我们看到数据在增长。与节前相比,智能柜的需求涨了两三倍。”哎呦喂AUV市场总监吉康透露。

大抵上,杭州目前市面上的取餐智能柜用法类似:外卖小哥扫码将餐食存入智能柜的格子里;保温/加热(一般为五六十摄氏度)、紫外线消毒功能自动开启;用户在方便时扫码取餐。

如果餐食滞留在格子里超过一定时间(通常是一两小时),提醒信息便会发送到用户手机上;过时仍未取走,负责该片区柜子的工作人员就会进行处理,一般不会出现滞留多日的情形。

家门口多了个“大冰箱”

你如果不在写字楼里上班,那么,最近,在自家小区最可能见到的是冷藏智能柜、生鲜智能柜。

2月17日,江干区打造的五星级社区便民配送自提点——一套多功能的智能柜正式在景芳四区投用,温度可在1-8℃调节。投放首日,小区里刚好有人订了生日蛋糕外卖,冷藏功能派上了用场。江干区商务局此前还向媒体透露,拟在全区设置100个以上星级社区便民配送自提点。

2月21日,永辉超市(601933,股吧)的首个生鲜智能柜在滨江区云厦连园启用。每一格的内胆材质为食品级别304不锈钢镜面,温度同样可调节。通过永辉生活App下单,永辉物流便会直接配送至柜子供自提(冷藏超过8小时会有逾期提醒),全程无接触。

在它们背后提供支持的,是同一家本地企业——杭州东城电子有限公司。它从商超存取柜起家,也是那些我们熟悉的快递柜(菜鸟驿站智能柜、丰巢、中邮速递易等)的生产供应商。

“今年至今,国内订单量比往年同期增长30%-50%,新增订单来自宁波、武汉、广州等十多个城市;海外更多,涨了四五倍。像生鲜柜、取餐柜,都是这两个月刚开始推的。”4月8日,东城电子的展厅里,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介绍下,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智能柜及其应用场景。

蔬果,冷藏;海鲜、冰淇淋,冷冻;外卖餐食,保温……一台主柜拖上几台副柜,就能排列组合成不同功能的智能柜。展厅里展示的场景,还有购买OTC药品、更衣、管理卷宗、工具收纳等。

“江干区的智能柜正在铺设,每周三五套的进度;而永辉的生鲜柜在室内试点后,接下来可能尝试室外场景。”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