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智能化、碎片化、社交化解决成人学习痛点见成

发布时间:2020-04-09 14:20来源: 网络整理

  利用新技术赋能教学教研,打造活跃的线上社区,推出时间长度1至20分钟的视频课程,深耕成人教育17年的尚德机构,深知成人学习“时间少、碎片化、难坚持”的痛点,多年来不断通过采取智能化、社交化和碎片化等手段,减轻学员学习负担。在努力探索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轻松有趣、提升学员学习体验的同时,还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考试通过率。

  智能化:利用AI、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教育见成效

  在智能化探索方面,尚德机构从学习的最小单元知识点入手,为所教授的700多个科目建立了专门的教研系统,为知识点标注解析和考试要求,并基于考试大纲变化进行更新。截至2019年9月,尚德机构题目总量超过76万道,包含30多万个知识点。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尚德机构筛查出最高频且占据试卷60%的知识点。教研人员与教师再将知识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课程,为学员输出量身定制、最短的学习路径,学生仅需复习高频知识点即可通过考试。目前,尚德机构已基本实现用30%的核心考试点覆盖70分的考试分值。在理想情况下,它可为学员节约60%至70%的时间。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尚德机构通过AI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下次考试考点。同时,通过“用户行为”算法和特征分析,实时获得每个学员在各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情况,从而得出学员每个知识点掌握程度并预估他们考试的分值。目前,尚德机构预估分与学员实际考试分数匹配度高达近80%。“这是我们面向成人通过型考试给出的解题思路,在过去几年间,尚德机构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且已经建立起一套高效、定制化、高通过率的学习体系。”尚德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

  碎片化:从小程序到短视频课程,让学习随时随地、难度降低

  成人由于要忙于工作和家庭,很难抽出整段时间进行学习。为有效提高用户体验和学习效率,尚德机构在2019年推出了“极速版APP”,用户在上面可自由选择课程免费进行学习。截至2019年6月,该APP下载量已超过200万,月活率近八成。除此,尚德机构还推出了多款职业资格证书免费学小程序,满足成人学员碎片化学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为适应信息演化从语言、图像、文字向视频发展并全方位提升信息生产、传播、消费处理效率这一趋势,尚德机构又探索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学习,将一节节视频课程,分解为时间更短、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短视频。

  过去,尚德机构教学视频的长度一般在两小时左右,而现在碎片化视频长度则控制在1至20分钟之间。截至今年2月底,尚德机构已对7889节课程进行了切分,总计完成了68760块碎片化视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这门课总共有9节课,每节课的内容都被切分成8-9个碎片化视频,一门课总共被切分成78个可进行讲解的碎片化视频。

  推出碎片化视频,在促进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选择更加灵活的同时,还在原有直播、重播、做题、答疑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场景,覆盖了知识点学习的全过程。此外,它可以直接触达薄弱知识点,缩短了学习路径;而视频讲解与做题、攻克难点等相结合,促进了学习环节效率的提高,使运营场景更加高效。

  社交化:形成新的师生和生生关系,促进学员学习和教学质量提高

  在尚德人看来,工业文明时代教育是“干巴巴”的,一味追求效率,用户更多的是被当作数字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缺乏交互,缺乏课程迭代;师生间仍存在老师传授知识、学员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关系。相比之下,互联网文明时代教育是“湿漉漉”的,它更有温度,更正视个体差异,注重的是关系、交互和连接。对此,尚德机构尝试运用新技术手段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重置”。

  通过搭建直播、论坛、社群等多种平台,尚德机构让课堂互动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重塑了教学场景。比如直播场景中系统会如实反映学员的反馈、课程完成度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从而促进老师对课程和教学方法进行迭代。而社群场景中通过建立班级群、组织班级活动等形式,让学员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归属感、组织感、目标感和安全感。

  在线交互则真正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解决了面授时代因人员配比不均和课程时长限制、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具体需求的问题,重塑了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在论坛、社群等场景中,学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生生关系的形成。

  由于尚德机构是纯线上教学,学员相对分散,线上社区就是相互交流、鼓励和倾诉的关键场景。为给学员创造更大的价值,尚德机构要求老师们除了在课堂上与学员互动,还要在社区、微博等各种公众平台多与学员进行互动,全方位指导帮助学员,以适应智能教育时代学员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仅2019年1月起至10月23日,尚德机构社区的发帖量就达到134万,跟帖量达到3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