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智能机器人 无人配送车 线上云服务疫情防控用上

发布时间:2020-04-09 13:23来源: 网络整理

疫情来袭,高科技成为助力疫情防控的一支特殊力量。

隔离病区里的机器人、“神奇”材料制成的新型消毒液、又能测体温又能“送快递”的无人驾驶车、老人拿起电话就能找着人的智能终端……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疫情期间,各科技类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发挥技术优势,人工智能、远程监控齐上阵,为疫情防控注入了科技力量。

智能机器人

送餐消毒 医院里数它最忙

疫情期间,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成为一群特殊的“逆行者”。机器人不用戴口罩、不用穿防护服,只需每天按时消毒,既节约口罩、防护服等用品,又能减少交叉感染。

“Andi”和“小白”忙活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以及北京的部分酒店,负责安防巡检、室内外消毒等。

一台机器人可以身兼数职,像“Andi”就搭载有高精度热感仪、体温识别系统、消毒喷雾装置,具备异常体温识别、口罩佩戴识别、不规范穿戴警告、消毒液实时喷洒、疫情播报等功能。巡逻时,当它发现有人未按规定佩戴口罩时,会立刻语音警告,并实时上传至后台。全自动消毒机器人“小白”别看个头儿不大,却能搭载120公斤储液罐,一次加药可覆盖5万平方米区域。

2月初,一台机器人出现在武汉楚天医院里。一到饭点儿,它就带着成排的餐食,稳稳行进在隔离区的走廊里。准确找到病房后,转身、停下、喊门,一气呵成。它就是擎朗智能送餐机器人“PEANUT(花生)”。疫情期间,“花生”入驻湖北、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多家医院,为隔离人员提供免接触配送服务。在北京大兴人民医院新冠病毒肺炎隔离病区,除了送餐,“花生”还是隔离病区的“快递员”,运送药品、水,以及家属寄来的生活必需品等不成问题。

据统计,疫情期间已有500多台送餐机器人在全国近百家医院使用。

无人驾驶车

测温送快递 这个“小哥”很酷

“体温36.5℃,正常!”“嘀嘀嘀!体温异常,请接受复检!”随着警报声发出,大门口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对检出异常者手工复检。

在北京理工大学北门入口,一台憨态可掬的无人驾驶四轮小车“小酷”承担起了“测温员”和“快递员”的任务。“小酷”是由北京理工大学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制的5G云控防疫监测无人配送车。

怎么看都是一台无人驾驶的小车,还能测体温?酷黑科技CEO马罡解释,疫情期间,团队专门给无人驾驶智能车“小酷”搭载了高精度红外测温成像系统。不仅在校门口,“小酷”每天还在校园里巡逻,可远距离、非接触、大范围监测流动人群,并分别识别体温,通过5G网络实时显示在车载屏幕和远程监控设备上。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小酷”会实时报警,并截取监控画面存储。同时,通过5G通讯云平台及时将现场相关人员情况回传至安保中心处理。

车上的小车厢,还可运送防护品、配餐、宣传品等。“小酷”最多可装300公斤、续航60公里,满电情况下防疫监测功能可连续工作10小时,并支持快速换电,是校园里一名勤劳的“快递小哥”。

降解消毒液

杀毒抑菌 助力金银潭医院

消毒,是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区别于一般的84、酒精等“快消”消毒方法,本市社会组织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研发的“纳米可见光催化抗菌”净化液,此次也驰援武汉医疗队,将净化液应用于武汉金银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杀灭防控。

这个神奇的技术全称为“纳米氮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拗口,简单说,就是光催化材料在光的照射下可将有机污物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与水,达到杀灭和抑制细菌病毒、降解细菌毒素及残留的目的。这种光催化材料可以持续吸收灯光等可见光的能量,在日常的阳光、灯光等照射下,产生催化反应,从而持续长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毒。

该净化液也进入首批“京津地区消毒、杀菌功能产品及服务企业联络名单”,可用于医院、写字楼、公共场所、地铁等物表喷涂。

线上小管家

陪聊呼救 老人宅家全靠它

疫情期间,社区服务、复工复产等各领域,也离不开高科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