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智能+学院”线上专场开训,“5G+工业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03-27 21:32来源: 网络整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文件精神,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于3月23日、24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智能+学院”、东方国信、武汉虹信共同承办,在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圆满举办了“智能+学院”“5G+工业互联网”主题线上培训——黑龙江专场,这也是中国信通院“智能+学院”在2020年举办的首场地方专场培训。

本次直播培训以黑龙江省信息通信行业、黑龙江省及所辖各市工信部门、工业企业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等合作伙伴为培训对象,培训持续两日,共有1709位学员参与直播培训,在线总观看人次达到7502,学员反响热烈,在社群中,持续围绕“如何推进黑龙江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受疫情影响,“智能+学院”将线下培训转到了线上,持续推进地方的专题专场培训,通过“智能+学院”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直播授课,让地方学员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到“5G+工业互联网”的相关理论、分享案例,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和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智能+学院”线上专场开训,“5G+工业互联网”

第一天的直播培训授课核心讲师为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他们站在国家智库专家的角度,向学员们讲解了工业互联网的最新进展、最新政策,以及5G与工业互联网如何创新融合,为学员带来一场工业互联网最前沿、最热门的话题探讨。

李海花以《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题,在直播中与大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及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工作部署,以及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多竞争优势。李海花强调,下一步,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增强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功能,启动南京、贵阳两大灾备节点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促进复工复产。

“智能+学院”线上专场开训,“5G+工业互联网”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 李海花

曹蓟光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题,与学员分享了5G全面赋能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他强调,5G的技术特性与传统工业场景下的应用相结合,将催生出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新应用。

“智能+学院”线上专场开训,“5G+工业互联网”

第二天的培训课程主要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展开。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标识业务管理中心主任张旭、北京慧眼食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伟、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政军作为核心讲师,与学员们分享了工业互联网标识面向不同行业的最新应用案例。

张旭带来了《工业互联网标识助力万物互联》的主题培训,分享了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展背景、最新政策,以及标识应用实践案例。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张旭介绍了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各大技术体系,他强调,有的标识体系互不兼容,技术标准的制定很容易,但是标准化的过程是漫长的。目前,我国全力构建开放合作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生态。张旭最后强调了国家顶级节点、服务节点(二级节点)建设在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生态中承载的重要意义。

“智能+学院”线上专场开训,“5G+工业互联网”

李卫伟进行了题为“工业互联网在农副产品方面的应用”的演讲。他介绍,慧眼食珍作为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节点(二级节点)企业,在整个食品领域的生产环节依托生产标识码,精准收集农业数据,从田间地头开始进行识别关联、加工包装、物流运输、宣传推广、消费购买的全流程溯源监控。并且,在消费端,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码的分享及推广跳转到更多消费渠道,实现工业互联网标识从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完整市场化应用。李卫伟表示,工业互联网标识在农副产品中的应用,将从食品溯源发展到食品安全监管,再到食品企业物联网,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覆盖。

“智能+学院”线上专场开训,“5G+工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