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互联网,腾讯,信息技术,多维
发布时间:2020-03-26 01:52来源: 网络整理技术在实现产业落地前基本都经历了学术实验室阶段,为了更好地用科技力量对抗疫情,学术基础要夯实,而高校正是这一过程的中流砥柱。
本次在线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的优秀学者分享各自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学术前沿技术领域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经历。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尹浩表示,他正与多个团队合作进行《疫情传播预测与精准防控系统》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2020.3.20—2021.3.19)。
此项目的背景正是因为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蔓延,我们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与应对体系,也缺少跨平台多维度大规模数据资源的融合与可信安全应用体系以及基础设施、医工深度结合的数据密集型科学分析与评估体系。项目的核心研究目标就是建设大规模人群流动的传染病精准防控策略与系统。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黄安鹏教授则表示,他的团队正进行“应对大规模疫情的互联网医疗核心技术”的研究。他认为,疫情期间,IT技术早期的作用不明显,到了中后期才开始逐渐发力。从全球来看,应对疫情大流行,用的都是“全民不流行”(隔离)的土办法。未来希望能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中国”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科技日报北京3月25日电)
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