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战疫一线报告】疫情期间 人工智能怎么“大显

发布时间:2020-03-25 19:23来源: 网络整理

央视网消息:在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介绍,在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主要是在疫情的监测、疾病的诊断、药物的研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湖北武汉等抗疫的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服务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达到数十万人次。

此外,各家企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CT系统,还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开发了特殊的功能。比如用移动的CT设备的组合,实现了云端的部署,有效提升了新冠肺炎的排查效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工作的融合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深入总结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疫情防控的成功的做法和典型的经验,加大推广的力度,让更多的医疗机构去体验它的实效,逐步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同时,鼓励人工智能的企业通过实际的应用数据,持续优化和改进它的产品和系统。

二是推动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加快人工智能的技术在社区随访的检测、医疗物资的调配、诊疗决策辅助等更多的医疗场景中的应用。

三是建立完善长效的协同机制

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和医疗机构有效的合作,鼓励医疗机构开放数据资源和应用的场景,实现信息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持续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