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浙江日报:传化智联旗下天翼智联智能助力,描

发布时间:2020-03-24 17:23来源: 网络整理

疫情裹挟之下,社会需求也在改变,一些看似传统的行业正在萌发新的希望,物流行业正是如此。特殊时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物流纷纷涌现,精准投递、无人运输、无接触配送等新场景全面爆发,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每件包裹有“保镖”

 一个只有名片四分之一大小的芯片,最近火了。

 它叫“天翼镖星”,也被称为“押镖员”,让物资运输有迹可循。这款从浙江诞生的小玩意,如今在全国15个省份推广应用。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让传化智联旗下的天翼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浦德松始料未及。“这是一款运用5G技术开发出的智慧物流产品,相当于给每一件包裹装上一个‘黑匣子’,后台能清晰掌握其所有运动轨迹。”浦德松向记者介绍。

 从技术来说,其实不难。在消费领域,儿童手表、智能定位鞋等类似功能的产品早已普遍应用。在物流领域,原有的车载定位跟踪系统也已经相对成熟。而“天翼镖星”将定位目标由车变货,改变智慧物流应用场景,市场需求其实并不明朗。

 契机悄然出现。“疫情期间,出现了捐赠物资下落不明的新闻,触发了物流行业的集体思考。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今天,如何保障每一件物资精准投递,实现全程可溯源管理?”浦德松一下子想到了还未正式投入使用的“天翼镖星”。

 2月11日,第一批由“天翼镖星”护送的爱心捐赠防疫物资,从温州市区运往乐清人民医院。不论是收发货方,还是物资捐赠方,都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看到这批物资的行动轨迹,并掌握物资在何时何地被打开启用。

之后,传化天翼智联陆续接到了杭州、台州、金华和丽水等地卫健委、红十字会和应急物流公司的1200套使用需求。同时,外省的订单也“飞”向这家公司。

image.png

△中通通信累计投入使用300套天翼镖星设备,疫情期间总共用于100余批疫情物资的配送,配送的物资有口罩、消毒水、监控摄像头等

这只是一时之需?未必。“疫情只是让这款产品有了特殊的价值,但同时也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浦德松说,他们最近接到了一些有趣的洽谈,带来了很多启发。

 某快递企业的三轮车经常被盗,希望通过芯片进行实时定位;某知名酒企准备将芯片运用到全流程溯源管理中,以防白酒窜货……

 浦德松透露说,在疫情结束后,他们打算从高货值产品开始试水,探索以货物为中心的新应用场景。

 无人配送齐“上阵”

 一台个头只有半人高的机器人,在杭州市西湖区西溪华府成了“香饽饽”。疫情期间,菜鸟网络在该小区启动智能无人车送快递,来解决末端配送的难题。

 “您的包裹正在由无人车配送,预计将在18∶47到达x栋停靠点,车辆到达后会联系您!”西溪华府业主许女士手机上收到了这样的取件短信。收到短信十来分钟后,徐女士下楼就见到了停靠在路边的无人车,然后在车身上输入取件码,立刻就拿到了包裹。“有一次下楼迟了,无人车还会自动打电话提醒我,实在太聪明了。”徐女士补充说。

 不仅业主喜欢,物业也省心。疫情期间,快递员都是将物品摆放在小区门口,物业人员在负责门口防控的同时,还要保管和发放这些快递,工作量和压力着实不小。“将集中在小区的快递,由机器人自动送到业主楼下,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接触,无人配送出现得正是时候。”西溪华府物业经理张锦峰说。

 这并非个案,疫情期间无人配送有了“试验场”。在嘉兴,杭州穿山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首批送餐机器人“Amy”上岗,将饭菜送到每一个隔离观察点房间;在新昌,无人机装载着送检标本,从医院送往疾控中心,大大缩短送检时间……

 疫情期间小露身手的无人配送,是否会在疫情后保持发展势头?菜鸟网络高级运营经理董自山认为,线上消费发展带动线下配送需求猛增,配送人员的缺口始终存在,无人配送可以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他认为,疫情的发生,加速了无人配送的落地发展。“去年菜鸟的校园无人配送运营得较为成功,但从校园延伸到其他场景还需要一个过程。今年春节,无人车进入杭州西溪华府、西溪里和之江九里三个小区,运用人工智能方便居民生活,其实也是对无人配送社区场景的探索。”董自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