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安防的“神兽”来了
发布时间:2020-03-23 12:44来源: 网络整理华为的又一只“神兽”来了。“好望”者,又称“螭吻”。所谓龙生九子,螭吻即为其一。其立于屋脊之上,可喷浪降雨、可避火消防。华为取意“好(hào)望”之形神,为智能安防产品的中文品牌,即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均可守一方平安。
当然,“好望”也为华为下一步市场动作,埋下伏笔。
智能安防那点事
延展智能安防市场的背景介绍。诸如《纵横四海》、《偷天陷阱》等义侠大盗电影,带给国人对安防系统最早的认知。但安保并不等于安防,一杯红酒就能透视的所谓高科技安防,也不等于现在认知的智慧安防。
现实世界中,中国的安防产业历史,只追溯至20年前。“911事件”牵动了世界最敏感的神经,全球安防产业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期。而此时中国安防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产品价格之高令人瑟瑟发抖,代理商也经常被朝令夕改的渠道政策“割韭菜”。
当然,野韭菜也有春天。10年之后,以“3111”工程、“天网”工程、以及北京奥运会为背景,中国本土安防品牌开始崛起,本土安防渠道商也在“春天”里逐步壮大,并沉淀形成核心技术能力。
时间又过5年前,中国安防市场又一次完成洗牌,“山寨”品牌已没有生存空间,但产业格局相对垄断的背后,也映射出技术格局的相对封闭。此时代理商虽然已可深入应用场景,但其并无法站在平台之上,将经验转化为“知识产权”。
再过5年,即是现在。疫情之后,我们必是对安防,尤其是“智能安防”有了重新认识。这是一次对百行千业应用场景的重新认识,也是一次从“看见”到“追溯”和“预见”的重新认识。
应该说,智能安防所表现出的实用性与敏捷性,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并没有在“科技战疫”中掉链子。在住宅社区,安防系统已经可以穿透口罩,进行人脸识别;在安检卡口,安防系统更是可以凭借车牌等标识物,进行轨迹溯源。
华为安防哪些事
言归正传。“科技战疫”正处于收官阶段,华为已落子关键胜负手。其正式发布智能安防中文品牌——“好望”,该品牌名称将用于所有华语地区,也将增强华为智能安防在分销市场的亲切感。同期,华为还推出4款安防新品,以及安防分销战略。
华为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段爱国正式发布智能安防中文品牌——“好望”
其实,在7个月之前,华为智能安防已发布“Huawei HoloSens”的全球品牌,即从“单维视觉”,升级到“全息感知”,并推动安防从防控,延展到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
同时也是在2019年,华为将SDC(软件定义摄像机),升级为HoloSens SDC,IVS(智能视频云),升级为HoloSens IVS。可以说,正是在上述开放式、平台化、智能化的产品和策略的推动下。2019年,华为智能安防业务的表现,必须用“爆发式”增长形容。
请重新认识智能安防
当然,这仍不是全部。正如华为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段爱国所说:“华为智能安防的内核,始终是人工智能(AI)。”其实,早在2018年,华为已提出“普惠AI”理念,希望让AI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这是一项划时代、跨鸿沟的策略,但当时理解“普惠AI”,只觉得此策略魔性上脑,又朗朗上口。
而接受过“实战检验”,“普惠AI”已深得人心。可以说,“普惠AI”就是科技志愿者,“普惠AI”就是疫情调研员。没有“普惠AI”,社区和园区就不能通过部署边缘智能小站,迅速将传统摄像机升级为智能摄像机;没有“普惠AI”,我们就不能及时通过新闻通报,了解确诊病人的行为轨迹。
“智能安防”的分销时代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算力成本、算法成本的大幅下降,正是“普惠AI”,极大地延伸了智能安防的应用场景,这映证了华为一年前所说:智能安防从防控,延展到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
当然,此也正引出下一个话题:华为智能安防的“神兽”真的来了,AI才是安防的灵魂,“普惠AI”才是“智能安防”分销业务的灵魂。
相关数据已经表明。预计2020年,中国安防分销市场或将达到千亿规模,占比整体市场40%以上。这是一个穿越了传统认识的数字,通常网络产品分销和服务器产品分销,市场占比不会超过30%,而安防分销将率先突破了这一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