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全链条”助力复工复产
发布时间:2020-03-23 00:02来源: 网络整理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上海正结合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据统计,1100余家重点企业在沪扎根生长,全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在此挥洒汗水。
疫情发生后,上海对人工智能企业发出招贤榜和动员令,征集用于疫情防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在抗疫一线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并协助开展供需对接。上海还发挥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等载体作用,激发行业使命担当与创新活力,让人工智能赋能复工复产相关各个领域,用智慧之力护航返岗员工健康、保障企业运转与效能、助力无人经济新发展。复工复产中的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不仅在各行各业显现成效,还服务于兄弟省市,乃至开始走出国门、服务世界。
用AI增效信息沟通,助力人员有序返岗
让企业及时获知复工安排和扶持政策,让返岗群众充分了解安全防护知识,让政府准确掌握返岗途中和生产一线情况,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上海大力支持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通过有温度的人机对话,让政策答疑、信息沟通、调查访问更加省时省力、准确高效。
例如,智臻智能向政府、企业免费提供“小i防疫问答机器人”等软件。问答机器人帮助各地12345热线等方面坐席减轻防疫、复工复产重点问题咨询压力,并对市民的咨询、投诉、建议等工单数据进行挖掘、提炼和转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现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让企业复工复产中最关心的问题得到有针对性解决。该系统上线10天就接入200余家第三方平台,覆盖政务、新闻、医院、银行等数十个行业领域,服务上海、贵州、河南等地政企用户,与公众交互近400万人次。
达观数据利用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帮助有关部门在疫情防控监测点对通行人员的轨迹进行溯源识别,实现对返岗人员流动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识别与判断。例如在内蒙古乌海市,执勤民警只需将返岗人员的身份证放在警务核查终端上扫描一下,RPA机器人便快速对其航空、铁路出行信息溯源分析,3秒钟内将其活动轨迹上传至“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生成重点流入人员名单。此外,在复工复产相关工作中,企业和政府每日面临繁重的流动信息填报、核查任务。达观数据还推出了防疫问卷机器人,自动化实现企业复工人员每日健康信息的采集、汇总、记录与报送。
用AI保障员工健康,助力企业安心复工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