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土族两大娱乐活动
发布时间:2019-07-21 13:29来源: 网络整理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互助是土族的聚集地,是自然风光的旅游区,是民俗文化演绎传承的活化石。一进入互助县边界,相信你必定能够体验到什么是彩虹的故乡,什么是好客的民族,什么是浓郁的风情。沿途装饰的大大小小、色彩缤纷的太阳花和一道道七彩夺目的彩虹似乎都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热情淳朴的待客之道。
闲暇时节,无需远游,来互助体验一场民俗风情之旅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互助出产很多美食,土特产,还有漂亮的阿姑和酒曲令,殊不知,更有久转不停的轮子秋和壮观多姿的安召舞。
轮子秋——一个从农事打碾场演变而来的娱乐项目,一根轴承,两只轮子是最简单的原身,几经变迁,它曾为土族百姓的茶余饭后和寂寥寒冬送去丝丝欢笑和温暖。如今“成熟”的轮子秋不仅丰富了土族百姓的精神生活,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互助土族娱乐活动的一张名牌。
安召舞——一个与土族部落如伴随行的娱乐舞蹈,只有在互助土族部落才能欣赏到的艺术奇葩。豪迈的歌曲、舞动的五彩花袖把土族人民围聚成一朵艳丽的“太阳花”,盛放在彩虹的部落里。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保护和传承这些民俗文化,无疑是为我们的心灵保留一块净土,让我们带着这份责任和义务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勇往直前。
轮子秋:打碾场上衍生的“经典”
轮子秋,土语称之为“蒙古勒秀勒杰”。它源于土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土族人民对祖国体育、娱乐和表演艺术的一大贡献。当一年秋收打碾完毕,打麦场上场光地净。这时也进入了农闲季节,土族人把运送麦捆的大板车取掉车棚,将车轮连轴竖立起来,在下轮压上碾场用的碌碡,在上轮平放农家木梯加以固定,木梯两端拴上皮绳圈,打秋人坐入皮绳圈内,再由他人推动木梯让车轮飞转起来,就成为了一架飞转的轮子秋。
据说转一转轮子秋,可以使人一年之中神志清爽,腰腿不疼。因此,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坐上去转一转。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全村人身着节日盛装,聚集于打麦场上,一面在轮子秋上飞转,一面围绕轮子秋跳起欢乐的安召舞,一些大胆的年轻人还在轮子秋上做些表演动作,慢慢地就演变为今天的土族轮子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土族之乡的文化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土族人民对自己心爱的轮子秋也加以改进,他们用铁制底盘、飞轮滚轴和铁链代之木板、木梯和皮绳。轮子秋上饰以具有土族民族特色的彩绘、五彩布条和彩穗等装饰物,秋顶装饰叉形麦穗饰件,使飞旋的轮子秋像飞舞的彩虹焕发出她独特的青春魅力。身装艳丽民族服饰的土族青年男女在激扬悦耳的土族音乐声中,在飞转的轮子秋上做出“寒鹊探梅”“金鸡独立”“猛虎下山”“海底捞月”等高难度杂技动作。这些高难度动作与他们祖辈的马上功夫何等相似,这就是他们骨子里带着的勇敢无畏的血性。他(她)们的裙带花袖,在阳光下飘拂、闪烁,构成一轮彩色的花环。围观的人们既兴唱起祝福的颂歌,跳起欢乐的安召舞。轮子秋和安召舞天衣无缝的搭配,成为土族文化的一个鲜艳夺目的亮点。土族轮子秋自1982年首次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在历届全国少运会上都获表演项目一等奖。2008年8月8日,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垫场表演。它极富土族特色的造型和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召舞:天空中舞动的彩虹
安召舞,土族语称为“千佼日”,是歌舞相结合的形式,无乐器伴奏,是土族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的一种古老舞蹈。关于其名称,起初似由文人墨客们以歌词衬句中的“安召”一词而命名的。它是一种土族传统的集词、曲、舞为一体的集体圆舞形式。土族先民在长期的狩猎、游牧及农耕生活中,在曾经的迁徙与征战过程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安召舞就是土族文化长河中培育出来的一朵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