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倾力打造法治中国典范城市
发布时间:2019-05-27 03:17来源: 网络整理东海之滨,改革创新大潮在鹭岛追风踏浪、放歌逐行。
厦门,40年前的海防小城,如今已成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改革与创新的基因已融入城市血液。勇立潮头,一路领跑,厦门用一次次第一、一个个创新为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深化改革,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作为改革发展前沿,厦门一直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后,厦门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出台《全面推进法治厦门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法治中国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致力让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开启了一条改革和法治携手打造的“法治中国典范城市”之路。
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厦门,法治是可感的,是有温度的。
在湖滨北路某红绿灯路口,看到前方行人即将过斑马线,出租车司机赖群瑞自觉将车速放慢直至停在斑马线前,等行人走过后再继续往前行驶。
“如今,厦门明文规定礼让斑马线,作为市民,我们一定要遵守。”赖群瑞在厦门生活10年了,从最早找交警“理论”到现在的按章办事,他见证了厦门的法治环境越来越好,执法人员执法越来越规范,老百姓办事越来越便捷。这样的变化,归功于厦门率先在全国制定的首部社会文明法规——《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
“厦门在促进社会文明立法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打造‘有牙齿’的社会文明法规,为全国作出了示范。”在专家看来,这部法规不仅缩短了文明养成时间,还进一步描绘了城市文明的厦门蓝本。
自1994年取得特区立法权以来,厦门几乎所有重要的立法都与改革相伴。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立法,厦门把党委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立反映地方特色的法,立促进改革发展的法,立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法。
探索建立“立项论证、立法后评估、草案委托起草”等立法制度,全国首创代表联名提出法规案列入人大常委会议程的立法模式,厦门推动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先行先试,积极打造新时代特区版“枫桥经验”,出台全国首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地方性法规,有效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成为深化改革看厦门的典范;出台促进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商事登记、公共资源市场配置监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保护专利等涉及改革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创新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发挥特区立法对城市管理的规范提升作用,出台《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等法规,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规依据。
厦门立法与改革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一直以来,厦门在发挥特区立法对改革创新的保障推动作用中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积极创新。一批根据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法规和规章相继颁布实施,这些高质量的地方法规的出台,创造了大量的制度红利,也为全国立法和地方性立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厦门今天雨势不小出门记得带伞 明天雨势减弱最高温29℃台海网5月2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明两天,暖湿气流集结兵力北上,气温、湿度抬升,我市的雨势将明显增强,特别是今天,全市可普降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降雨时还可能有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相伴。市民要注意做好应对。 昨日,冷空气减弱,冷暖空气两支弱旅继续在厦门上演太极推手,导致天空阴沉,偶有小阵雨洒落,气温有所回升。市气象台本站白天最高...
厦门新中考从655分提至800分 现在初一学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