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时政要闻 >

说“明德”

发布时间:2019-07-29 16:56来源: 网络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首次提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明德,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

  早在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要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同年5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5月2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指示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他还特别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这个重要讲话,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目标、有效路径、方式方法和重点人群,尤其是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应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是对核心价值观实施有效路径的新概括。目标已经锁定,路径非常清楚,最需要的是具体贯彻和落实执行。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不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所以,“三德两化,知行合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表述的进一步提炼升华。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文艺界社科界全国政协委员座谈时,针对文化艺术界和哲学社科界的精英人士,提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就是希望从事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生产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要有更高觉悟、更严要求,要以明德为新使命新担当、新情怀新责任。

  以明德为使命担当,源自于对文艺社科工作的崇高定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艺术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文艺工作者和哲社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人化文、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使命在肩,责任在肩,唯有脚踏实地、胸怀人民,修炼顶天立地的人格精神,弘扬烛照古今的真理光辉,才能引领时代社会求真向善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