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草原儿女忆治沙 以蒙古马精神守家园
发布时间:2019-07-21 14:41来源: 网络整理蔚蓝的天空低垂,矮矮的碧草绵延,或大或小的水坑星星点缀,两株旱柳漠然耸立,一群骏马从远方而来,哒哒的马蹄声和低低的嘶鸣声交融,演绎绝美的生命篇章。
乌兰陶勒盖治沙站航拍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蒙古马是世界古老马种之一,虽体形矮小,但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它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形象比喻勉励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和蒙古马一同成长起来的草原儿女,身上闪耀着蒙古马最宝贵的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自强不息的内蒙古人民不断创造着奇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森林面积达到3.73亿亩,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21.03%。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几大草原,使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占到了全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从满眼黄沙的不毛之地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绝非一蹴而就。发扬蒙古马精神,草原儿女为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做出的不懈努力、形成的草原智慧,成了新时代对蒙古马精神的最好诠释。
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
“咱们苦点,下一辈就不会再受风沙苦了!”
“我们是专业队的年轻人,有一颗为革命火热的心,响应号召,不怕沙大,不惧日晒,为人民求幸福奉献青春……”熟悉的歌词一下把曾经的和林格尔县治沙队队员李俊的记忆拉回到1982年的那个夏天,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18年的治沙之路。
李俊在讲述当年的治沙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玲 摄
白二爷沙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南部,属黄河中游东侧向西北黄土高原过渡的丘陵沙区。八十年代前,该区是和林格尔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盖度不足15%。1982年,为了治理好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白二爷沙坝,和林格尔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大好机遇,组建了120人的专业治沙队。
“白二爷沙坝的环境非常恶劣,没有人愿意来,所以我们那时候都是抓阄选出来的。”抓阄,就是谁抓到谁就上山种树。在白二爷沙坝治沙是真的辛苦。有一次工地没水了,他们几乎找遍了附近水源地,才找到一个水沟,但水沟里的水在烈日下发出阵阵恶臭,根本没法喝。如果没有水,烈日炎炎,大家没法继续干活。当时,治沙队想了许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我当时就想,可不可以将水过滤一下?我记得课堂上讲过相关的知识。”他找来队员,挖一些干净的细沙,用沙子过滤水沟里的臭水。几个小时后,过滤后的水已经没有臭味,“我当时还尝了一下,还可以,没有异味。”
面对艰苦的环境,治沙似乎永无尽头,有人开始动摇了。李俊想起老母亲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因为风沙,我们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上,净被它们给欺负了,你们以后的日子咋过呀?如果能治理,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免除李俊的后顾之忧,李俊的二哥还主动承担起他家的各种家务农事。李俊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将沙治到底!为了稳定军心,增强团队凝聚力,李俊创作了这首治沙队队歌。
在白二爷沙坝的治理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女子治沙分队。这个由56人组成的女子治沙分队,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6岁。她们大都是家庭中的剩余劳力,有的是初高中毕业返乡的知识青年。1982年起,这支专业队在沙漠里共种树种草12万亩,其中女分队就完成近4万亩。1984年,这支女分队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荣誉称号。女子治沙分队犹如在沙漠中绽放的铿锵玫瑰,用青春与汗水浇灌着每一棵树苗。从她们身上,更能感受到当年治沙植树造林的种种不易。
“拓荒女英雄”,这是当时人们送给马玉英的一个称号。今年53岁的马玉英曾是治沙队女子分队队长,她说:“现在再回想当年治沙经历,深感不易,但却有满满的自豪感。”马玉英进治沙队时,吃住全是问题。“吃的是从家里带的米,晚上住在附近当地人家里。当时人多房少,晚上睡觉翻身时得一排人喊着号子一起翻。每天起早贪黑种树,带的干粮到中午吃的时候,外围一圈因为沙子太热而焦了,中间部分又已经酸了,饭里搀着沙子,时不时还有蚂蚁爬出来。每到晚上,我都特别想家、想放弃,但是看着身边的姐妹都坚持下来,自己也不想落后!”睡不着的夜里,她和姐妹们互相鼓励:“咱们苦点,下一辈人就不再会受风沙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