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成都七十年:城镇居民生活从贫困进入富裕水平
发布时间:2019-07-20 10:15来源: 网络整理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7日讯(记者 戴璐岭)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1978年以前的三十年让人民群众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不仅实现了吃饱吃好、穿暖穿美,还兴起了居住、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现代服务等方面的消费,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了解到,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27312元,比1954年增长196.2倍,年平均增长8.6%,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4.6%。其中,1978年前后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3.7%和11.7%,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2.9%和6.1%。2018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0%,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下降30个百分点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成都城镇居民生活从贫困进入到了富裕水平。
膳食结构向科学营养转变
改革开放前,食品供应短缺,购买食品都是凭票供应,吃饱成为重要的生活水准,1961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恩格尔系数达到建国后的最高69.4%,长期以来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多用“吃了吗?”,到1978年,恩格尔系数仍然高达57.6%。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党和政府不断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尤其是科技服务农业,健全市场供应和流通体系,品种繁多的食物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大幅增长。2018年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9012元,比1978年增长48.5倍,年平均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7%。经过七十年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质的飞跃,恩格尔系数由1961年最高时的69.4%下降到2018年的33%,下降36.4个百分点,见证了成都城镇居民生活走过忍饥挨饿——吃饱——吃好的历程。
衣着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变
七十年里,衣着就是穿在人们身上的历史。1954年人均衣着支出9.0元,到1978年人均衣着支出56.1元,仅增长5.2倍,年平均增长7.9%。跨入二十一世纪,衣着对于人们生活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改变,衣着功能为适应个性张扬从而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到2018年,人均衣着消费达到2320元,比1978年增长35.9倍,年平均增长9.4%。
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居民的住宅面积小,居住环境杂乱,设施简陋。1957年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5.7平方米,经过60年代生育高峰后,到1978年仅为3.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特别是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
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达83.9%。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到2018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7.1平方米,比1978年的3.1平方米增加34平方米,增长11倍。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
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普及现代化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1978年每百户家庭的拥有量依次为104.2辆、42.3架、177.1只和69.7台;改革初期又转向以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1988年每百户家庭的拥有量依次为65.3台、82台、45.7台和65台。随着国家大规模引进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生产线,家电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回落。199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41台,洗衣机96台,电冰箱94台。进入2000年以后,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新兴家用耐用品转向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等。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66台,彩电、空调及移动电话的拥有量都已超过每户一台(部),分别为134台、112台及175部,而洗衣机、电冰箱和淋浴热水器也基本达到或超过百户百台,家家都有,这些过去的高档消费品已经在城镇家庭普及。另外,家用汽车、钢琴、健身器材等新的高档消费品也开始走进百姓人家,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内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2018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1530元,比1978年的24.3元增长62倍,平均每年增长10.9%。
交通通信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