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报告出炉,这几个新一线楼市要小心了
发布时间:2019-06-28 00:40来源: 网络整理这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很有意思,很多我们一直以为的新一线均不在榜单前十里,有的甚至前三十名都没排上。
这似乎扯开了人们热议的新一线真面目?
1
概念背后的真实情况
从新一线的概念被提出后,各大新一线城市在一线疏散人口的同时纷纷开始抢人,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的借助网络话题炒作,一度把城市热度提升得很高。
再加上各大榜单的烘托,新一线更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众在新一线的概念和各类榜单的烘托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更何况在前两年楼市火热的现状下,做出错误判断在高点买入房产的人并不少。
等数次调控终于让楼市降温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新一线的概念并不能当饭吃。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而我们看看新一线的榜单会发现,除去北上广深四个老牌一线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大部分的省会城市都出现在了榜单中!
也就是说所谓的新一线,只是发展好一些的二线城市而已,在看各地的经济情况的时候,我们依旧离不开GDP和这类核心数据。
在这些核心数据上城市的真正排名才能展露无疑,难怪有人会说:
建议二线城市叫准新一线,建议三线城市叫未来一线,建议四线城市叫新未来一线,建议五线城市叫准新未来一线。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竞争力排行在包括了城市资源经营、城市产业、城市环境与管理、城市发展战略等综合性数据的情况下,显然更为可靠。
毕竟一个城市仅凭概念并不能让这个城市的其他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升。
当然不可否认一座城市给大众的印象和知名度在城市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一座城市背后的人口、经济等东西都需要天长日久的积淀。
2
为概念买单
新一线与一线的差距并不小,而与二线城市的距离却并没有拉开太多,但这几年的房价上升幅度却有目共睹。
虽然众多新一线的未来毫无疑问是值得期待的,但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期待已经提前透支了而且透支额度不低。
这些年在强概念和网络炒作的冲击和曾经楼市火热的共同作用下,新一线的房价提升了不少。
小笙一直觉得二手的均价才是最能代表市场现行状况,因此就选取了15个新一线城市5月份的二手房均价对比图:
通过此图我们会发现,在新一线中房价最高的杭州二手房价格已经直逼老牌一线广州;
GDP排名并不突出的青岛,在众多新一线城市中排名却位于第六;
而一直以来经济发展平平的昆明房价却超过了长沙和沈阳;
这几个都算是咱们国内的网红城市,在国内的许多评比中地位都很高,人们提起这些城市大多也都是溢美之词。
但我们不难发现从开始调控开始,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这几个城市的房价缺乏支撑力。
而一直以来房价升上来容易,降下去很难。
在缺乏支撑的情况下,房价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而未来调控大概率还会持续不放松。
因此这类城市的房价大概率也只能是阴跌或横盘,这种现状从长期来看,很不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
毕竟高房价带来的反噬不容忽视,以曾经的西安为例,在之前的人才引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房价却未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导致了后续的公积金告急、限购紧急加码等一系列闹剧;
反观一直比较低调的长沙,在房价上做了很好的控制,因此这两年的人口流入和口碑都一直很好。
但并非所有的新一线都如长沙一样,大部分“被高估”的新一线都承受了较高的预期。
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房价是人们对这座城市未来预期看好的体现,很多时候一座城市的房价貌似也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繁荣程度,但超过预期的价格显然需要人来买单。
3
新一线买房要摒弃浮华
对于很多从一线逃离去新一线,或者毕业打算在新一线发展的人而言,房子的选择很重要。
毕竟买房这件事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首先来说说很多已经打算定居新一线的刚需群体最疑惑的一点,那就是新一线未来的楼市走向。
其实在新的户籍制度对于强省会城市来说,这两年,乃至未来几年都会是人口流入的主要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