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艺考初试全部采用机考 实现数字化考试
发布时间:2020-03-13 14:40来源: 网络整理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积极进行艺考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国家深化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疫情尚未解除的当下,更是赋予了此次改革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调整优化初试科目。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的初试为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只考“文史哲”科目,把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初试科目调整为“文史哲”,有效避免初试内容与高考高度重叠,进一步明确考试导向,引导考生更加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增强考生的传统文化功底。
全面实施优质生源“绿色通道”,创新拔尖人才选拔方式,让专业优异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初试阶段,允许报考学校全部23个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在自愿前提下,可按要求提交作品。要求考生本人出镜、录制创作全过程、展示工程文件等方式保证作品真实性。对于提交的作品,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评审作品,作品被评为“优秀”等级的考生,给予初试合格资格,让各个专业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都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若复试考核成绩优异可入选“拔尖人才计划”。
开辟“绿色通道”,有效避免了过去单纯以考分高低评判考生素质优劣的局限性,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客观、全面的生源质量评价体系。
初试全部采用机考,实现数字化考试。学校通过加密技术发送接收试题,考生全部通过计算机完成考试。每个考生的试题题序随机显示,有助于更好地保障试题安全,更好地防止作弊行为,也有利于阅卷教师更加客观公正地评阅试卷,保证公平性。机考方式大量节省纸质资源,有效免除了运输成本,适应了低碳、绿色、数字化的要求。
初试考点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基本实现了考生不出省就能参加考试的愿望。考点增多虽然增加了学校的成本和组织难度,但是方便了考生及家长,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传媒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承担着培养优秀艺术教育者、创作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责任,更愿意先行先试,以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为抓手,更好地落实“以本为本”,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也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特别是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进行探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