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国企考试时政热点: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
发布时间:2020-03-10 17:22来源: 网络整理导语:欢迎来到贵州中公国企招聘考试资料栏目,本栏目提供南方电网、铁路局、三大运营商、石化、烟草、邮政公司及其他国企招聘考试阅读资料,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2020贵州国企考试时政热点: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 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供各位考生阅读备考!
更多相关招聘信息尽在微信公众号:gzoffcn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的重要性。2月3日,他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2月10日,他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重申,要把“心理干预等工作做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2月26日,他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群众心理疏导”。3月2日,他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再次强调,病人心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隔离在家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
此次疫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状态。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是一场与新冠病毒斗争的“病毒防御战”,也是一场与不良心理和情绪斗争的“心理防御战”。因此,除了“硬核”的医疗防护,“柔性”的心理防护同样必不可少。经验证明,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如果不及时对社会进行心理疏导,当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的则会造成较大范围的恐慌、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稳定。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等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构筑防疫抗疫的心理防线,其实就是为人们戴上“心灵口罩”,有助于帮助人们消除不良情绪,预防、减轻、控制疫情所导致的心理伤害,同时减缓疫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促进社会稳定。因此,心理防御战不仅仅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环节和科学战“疫”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衡量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否赢得彻底的重要标准之一。
1.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离不开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
在疫情暴发时期,心理干预和疏导应重点关注确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上述人群的家属、同事、朋友,以及参加战“疫”的后方救援者,包括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由于病毒的隐蔽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信息真假难辨等原因,社会公众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恐慌等心理问题。因此,除了上述重点人群外,还应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措施。比如,对于对疫情发展趋势存在认知偏差、产生恐慌心理的人,应引导他们客观、冷静、理性地分析疫情发展态势,增加安全感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对于因不了解疫情防控政策、封城或隔离措施而产生抵触心理和过激行为的人,应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并积极配合、支持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孕产妇等特殊群体也应关怀到位,包括生活和防疫物资的供应、疫情信息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等,可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定点帮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比如,湖北省根据不同服务对象,按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了针对医务人员和病患者、特殊群体、社会群体等三大类人群的心理服务热线,对他们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权威心理援助服务。
随着疫情的持续,封城、封闭、居家隔离时间的增加,再加上缺少运动、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因素,不少隔离在家、生活不便的居民情绪由疫情之初的不安、恐慌向疑虑、焦躁、抑郁转变。身体创伤相对比较容易恢复,但心理的创伤往往需要随着时间、环境、心态的变化慢慢修复。随着全国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绝大部分人的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疫情带来的心理阴影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据心理健康专家的预判,公众普遍的焦虑会持续到疫情结束后三个月左右。因此,越是到疫情后期,对社会公众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2.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离不开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