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对违规APP加大管理

发布时间:2020-01-03 18:00来源: 网络整理

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文通报,商家通过APP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有100款APP需要下架整改,对此,你怎么看?黑龙江中公教育在此为大家提供国考面试热点:对违规APP加大管理。更多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相关信息可关注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

对违规APP加大管理

【热点背景】

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近日发文通报,下架整改100款违法违规APP,微店、考拉海购、房天下等在列。通报显示,2019年11月以来,公安部加大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力度,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集中整治,重点针对无隐私协议、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范围描述不清、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和非必要采集个人信息等情形。责令限期整改27款,处以警告处罚63款,处以罚款处罚10款,另有2款被立为刑事案件侦查。(12月5日《中国消费者报》)

梳理报道可知,相关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曝光一批违规APP,这些违规APP所涉及的问题不外乎窥视隐私、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而此次通报的亮点在于,对包括知名机构在内的一些违规APP作出下架整改的处罚,并对10款处以罚款,对2款列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这一趋严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显然能够对野蛮生长的APP当头棒喝,让其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代价。

如今,智能手机成了人们工作生活所离不开的必需品,而APP属于智能手机的核心,离开了各种APP,智能手机也就与“老年机”差不多了。然而,一方面是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深度依赖,另一方面是一些APP借此“绑架”用户,成为隐私窃贼,擅自收集或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导致人们毫无隐私和安全感可言,沦为被随意窥视的“裸奔者”。

作为个体的用户,根本无法与APP开发者抗衡,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如下载安装APP时,这些APP并未明示需要取得何种权限,或者以微小的字体做“忽悠”式提示,进而以此开启地理位置收集,读取通讯录、上传通讯录、启动摄像头、启动录音等功能。

还有一些APP虽然明示需开启何种功能,但如果安装者不予以授权的话,就无法下载使用该APP。更诡异的是,是否开启相应授权,与该APP的功能并无关联,如天气预报APP需要读取通信记录,或者开启录音。这无异于变相“绑架”用户,“胁迫”其必须开启某项授权,否则就无法使用,极其“流氓”。

根据有关规定,APP未向用户明示并经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否则就将承担下架等后果。根据网络安全法,侵犯个人信息的,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并可责令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证照。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个人信息500条以上,就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监管部门应当有效运用法律赋予的职能和武器向违规APP亮剑,该下架下架,该罚款罚款,该追究刑事责任的果断追究刑责。唯有亮出刑法之剑,方能让违规APP开发者感受到“肉疼”的高昂代价,倒逼其多些对规则和用户权益的尊重,让用户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而非成为毫无还手之力的“肉鸡”。

选自【北京青年报】

【题目】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各种APP软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APP软件野蛮生长,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文通报,商家通过APP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有100款APP需要下架整改,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解析】

1.概括事件表述观点:

手机APP的广泛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存在不良商家利用APP非法采集个人信息,侵犯了人们的隐私,相关部门应加大整治力度。

2.分析事件的消极影响:

(1)商家利用APP擅自收集或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了解用户的个人资料,甚至是地理位置、电话通讯录等,导致隐私泄露,造成群众心理压力,缺乏安全感。

(2)APP通过了解的客户信息,向用户大量推送相关信息广告、各种通知、大量垃圾信息,耗费流量,充斥了用户的生活,另用户感到烦躁。

(3)不良商家由于利益,将用户个人信息出售,致使用户经常收到骚扰短信、推销电话、杂七杂八的邮件,给用户生活带来困扰。更有甚者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网络诈骗,发送链接、验证码等,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

3.APP泄露隐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