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从开山伐木到立法
发布时间:2019-10-17 18:28来源: 网络整理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搭架采药而得名,因“野人之谜”而誉满全球。身临其境,呼吸其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感受其人间仙境般胜地美景,冷静思考神农架几十年来走过的路,无论是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国家经济发展而“开山伐木”,还是近些年为生态文明建设而“立法保护”,神农架始终与新中国国运相牵,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书写着传奇历史和壮美诗篇。
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见证者。风光独特的原始森林,梦幻绮丽的云海奇观、柔美婉约的峡谷湿地、高大挺拔的冷杉、娇艳的杜鹃、灵动的金丝猴……神农架真可谓集秀美与恢宏于一身,融风情与底蕴为一体。然而,就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生态奇迹,却有着艰难而曲折的沧桑历史。
神农架的开发与保护,见证着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演变。1956年和1958年湖北原林业厅和国家原林业部相继勘测之后,国家决定开发神农架。1962—1983年,是神农架粗放开发阶段。开山伐木,初衷是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木材,尤其是在1970年神农架林区政府成立以后,林区每年完成10万立方米商品木材采伐任务。那段艰苦岁月,神农架儿女战天斗地,主要的生产任务就是修路和伐木。经过多年开发,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到1982年降至63%。
1984—1999年,是有限保护阶段。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神农架的各类保护地陆续建立,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级保护地,还有世界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等世界级保护地,对重要区域、重要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得到加强,木头经济逐步向生态经济转轨。
2000—2012年,是探索转型、合理开发阶段。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神农架全面禁伐,同时加大旅游开发、农林开发、水电开发、磷矿开发。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神农架因生态保护而关闭的工矿、森工企业有110多家。
2012年之后,神农架进入绿色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委确立神农架“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设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神农架林区进入科学保护、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新阶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2016年11月,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7月,《神农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批准实施。2017年11月,《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公园园区内禁止一切砍伐狩猎捕捞活动,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矿产资源开发、水电等项目。有药不能挖,有猎不能狩,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采……《条例》的出台,标志着神农架进入最严立法保护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制度设计。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绿色宝地,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关键栖息地,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有“华中之肾、华中之肺、华中水塔”的美誉。天赐的资源禀赋,让它成为我国首个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项世界级认证于一身的地区,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天然首选地。
神农架国家公园,位于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地处秦巴山脉东端,是神农架地区生态系统最完整、核心资源集中分布的精华区,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的35.97%。按照“保护优先,协调发展;资源整合,统一管理;公众参与,公益共享;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神农架国家公园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四个功能区。其中,严格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面积占93.3%,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仅占6.7%,体现了保护第一的原则。
根据“国家战略,省级实施”的理念,为厘清各自权责,《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履行神农架国家公园内生态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特许经营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责,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履行公园范围内资源环境综合执法职责,依法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履行公园内现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