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和暴力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
发布时间:2019-05-09 09:45来源: 未知
在对孩子的智力培养中,我们要避免走两种极端——“拔苗助长”和“放任自流”。而比这两种方式更有害的则是这里要讲到的——惩罚和暴力。
惩罚和暴力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招,同时也是最不可取的一招,因为它不可能带来有益的效果,特别是在智力培养上。在一些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父母用这种方法也许可行,但智力培养方面则恰恰相反。我看到过无数这样的例子,父母或老师严厉地质问孩子:“难道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吗?”“要么记住它,要么今天哪儿也不要去!”“你怎么这么笨?邻家的约翰可比你强多了!”…… 父母的愤怒使空气颤抖,激烈的声音震耳欲聋,而孩子只能紧张地看着地面,或木然地瞪着书本,什么也明白不了。
我理解父母或老师这样做的用意,他们希望孩子注意力集中,希望通过训斥与惩罚把孩子的心思固定在要做的事情上。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激愤的言词和打击会使孩子内心产生恐惧,这种恐惧迅速蔓延,使孩子整个身心再没有空隙去容纳其他东西。孩子的头脑会变得一片空白,对自己和别人所说的茫然不知,他已丧失了对环境的洞察力,心理紊乱、慌张,在这种状态下是不可能真正注意书本或知识的。
其实,漫不经心、粗心大意、见异思迁等,都是孩子在儿童时期的自然表现,有时他们会“有意”这样表现,有时则完全是自然的。
“有意”的行为表明孩子对成人的反抗情绪,只要你说出他的情绪来源,他就会自动放弃这种情绪,毕竟从天性上说,孩子并不希望长时间与成人对抗。
对于“无意”的表现,我们则应该温和地予以提醒,给孩子慢慢调整的时间。频繁的训斥和惩罚,只会令你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个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形象。就像一个危险信号一样,你的出现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任何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
的确,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支配权,但我们应慎用这种权利,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惊吓孩子的稻草人。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绪就无法投入学习,就像你不可能在一张抖动的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一样,你也不可能在一颗颤抖的心上留下有益的知识。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在儿童时代类似的经历吧。当你被训斥、惩罚时,你还会有心思去注意要学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时候,你唯一注意的是惩罚者的表情,观察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还是有所缓和。
我认为,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培养时,教育者应该流露出亲切和善意,这种亲切和善意的情感可以激励孩子,使他乐于听从指导。只有在自在、安适的情绪下,心灵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容纳新的技能。
我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朋友威克先生曾在与我的通信中回忆过他父亲的教育方式,他说:“我父亲几乎总是在训斥我、指责我,有时用皮带,有时用树枝。但奇怪的是,他越训斥我,我就越不想学习,那个阶段几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倒是有一次,他为了给我买书,冒着大雪步行三十多公里, 深夜才回到家里。那一次,父亲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学习动力。”
说实在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有时真有点像重复耶稣做过的事。看看以下的几点建议吧:
3、 孩子只有在自在、快乐的情绪中才能获取知识。
5、明白教育应该什么时候停止和明白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同样重要。
编辑 / 展 乐 制作 / Petty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