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艺考|“云考试”难住艺考生:视频初试感觉像“自嗨”
发布时间:2020-04-19 14:00来源: 网络整理小杜是一名音乐表演流行演唱专业的成都高三艺考生,如果疫情没有发生,他此时已经拿到了校考成绩,正在为两个月后的高考做冲刺准备。现在,他则在家一边听家教讲文化课,一边练嗓编歌,备考即将到来的视频初试。
3月12日教育部召开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视频会议后,多个高校陆续发布艺考调整方案,将初试改为线上“云考试”或提交作品等形式。寻找录制场地、练习面对镜头;初试与高考并轨进行,在训练疲惫后翻开数学题册;无法线下营业的艺考机构摸索着录制网课……疫情下的艺考和艺考生,别有一番风景。
艺考生/ 表演张力很难出来 感觉像“自嗨”
这些天小杜忙着改编初试要表演的曲目,将歌曲的一些高音改为了转音或者其他更富有技巧性的形式。他想要报考的武汉音乐学院,已经公布将音乐表演初试改为线上提交作品。“现场演绎难度大的歌,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但线上录的话,我就没必要这样了。”小杜认为,录制视频的考试形式对现场能力很强的考生来说会有一些影响,因为没有观众,表演张力很难出来;视频也会削弱作品的惊艳感,如同听CD和现场演唱会,观众感触差别会很大。“感觉有点像‘自嗨’。”小杜这样描述“云考试”。
另一方面,设备和场地的选择也困扰着小杜。以往的校考是现场配乐,考生使用话筒演唱,场地、设备大家都是一致的,而这些今年都要考生自己准备,伴奏、音箱、收音设备……每一样小杜都要细细考量。
校考的推迟,让小杜不得不文化课与专业课“两手抓”,为了获得更多专业训练的时间,他请了家教辅导文化知识。校考除了面试表演还有专业理论考试,培训机构无法开门授课,小杜就上网课。“先努力,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对待今年的高考,小杜说自己很“佛系”。
河南开封的小陈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表演专业。学校将初试的台词考试改为了线上提交作品,复试则在高考后进行。小陈觉得录制视频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因为镜头会放大人的缺陷,并且视频是可回放的,这对考生的表达能力、声音穿透力和姿态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陈还将北京电影学校、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8个艺术类院校纳入报考名单,因为初试线上考可以同时报考多所学校,不会出现考试时间上的冲突。
而巴中市的小冯则显得更从容更有信心。她在去年的四川省美术联考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只要文化成绩过线,就能进入自己的目标院校——四川师范大学。“高考往后推了一个月,我又多了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艺考培训机构/ 不能线下授课 远程指导效果打折扣
疫情下,大量艺考培训机构也面临考验。西蜀华韵音乐艺术学校是成都一家艺术培训学校,因不能线下授课,只能通过录制网课的方式为考生讲解专业知识。
“这段时间不容易。”机构负责人胡老师称,长时间无法正常营业让机构损失了大量生源,新生来源也很少,一些授课老师也因长时间无课打算辞职。网课只能讲解知识,无法现场指导学生器乐演奏和演唱细节,无疑令教学效果打了折扣。而另一边,全国音乐校考初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远程指导学生考试也给机构带来很大难度。“很多声乐考试明确要求伴奏,但机构不能提供伴奏,所以很多学生都是仓促上阵,甚至一部分学生家里连钢琴也没有。”
机构一边利用网课给学生辅导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学生的校考情况,跟同学们保持沟通顺畅。“学生有问题立即来问我们,能帮上多少是多少。”胡老师和机构的其他老师在线上为学生指导初试,作品选择、演唱技巧、拍摄等。
京美考教育机构的书法培训老师吴宗阳现在通过在学生作品照片上圈点的方式,远程指导字形字构等问题。吴宗阳认为,虽然作品呈现从实物变成了视频、照片等电子形式,但这已是目前最公平的方式了。“就像考60分和考90分的同学,实力差距是摆在那儿的,考试形式变化了也不能改变。”他觉得现在很多艺考生并非为实力担忧,而是有些迷茫,从而导致焦虑。“大家都是在同一水平线的,与其焦虑,不如提升自己。”他建议同学们确定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艺术类高校/ 定点拍摄、使用默认镜头 力保“云考试”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