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公司互联网自营平台“失守”
发布时间:2020-03-18 12:53来源: 网络整理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4-2019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201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总计3803.84亿元。从年度保费数据监测可以看出,互联网财产保险经历了上升发展、下滑萎缩、调整回暖的不同阶段。201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38.62亿元,同比增长20.60%,高出财产保险市场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
在此期间,互联网财产险市场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互联网非车险业务规模快速超过互联网车险业务规模,前者业务占比已从2015年的6.8%增长至2019年底的67.26%。
第三方业务超自营平台
互联网财产保险的发展不仅促使开发了更为丰富的产品线,而且推动构建了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从总体走势看,第三方(包括第三方网络平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业务超过保险公司自营平台(指保险公司PC官网和保险公司自营移动端)业务。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监测,保险公司自营平台业务占比不断下滑,2018年4月首次被第三方超过。2019年,第三方业务占比上升到68.89%,其中,第三方网络平台占45.78%,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占23.11%。
同时,各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主要险种有所差异。保险公司PC官网和自营移动端的主要销售险种均是车险,占比均在95%以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主要销售险种是意外健康险和车险,两者合计90%左右。2019年,两者分别占62.44%和28.95%。
第三方网络平台险种最为丰富。信用保证险、意外健康险和其他险种(主要指退货运费险)业务量较大,2019年,信用保证险占28.91%,意外健康险占27.46%,其他险种占26.46%。
互联网车险受费改影响明显
《报告》显示,过去6年,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趋缓并持续走低。2015年,全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68.36亿元,其中,互联网车险业务为716.08亿元,同期增长48.16%,业务占比高达93.20%。到2019年,互联网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274.52亿元,同期负增长25.55%。同时,互联网车险业务占比于年初跌破50%后持续走低,直至年底仅为32.74%。
这种变化与商业车险改革推动密切关联。自2015年6月开始,随着商业车险改革的推进,互联网车险产品(车险电销专用产品)演变为渠道系数,过去的电商价格优势不再独享,各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制定渠道定价策略,形成互联网车险业务回流传统渠道的客观局面,互联网车险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2017年7月,原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对保险公司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车险业务提出合规性管控要求,对互联网车险业务形成强力冲击,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车险的发展生态。
相较于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传统保险公司在互联网车险经营中占据比较优势。由于车险是重落地服务的保险产品,加上互联网车险业务存在渠道转换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线下销售占据优势的传统车险经营公司,在互联网车险经营中占据着比较优势。
在业务渠道方面,互联网车险业务以保险公司自营平台为主。不过,PC官网业务逐年急剧萎缩,2016年—2019年,业务贡献度(这里指当年累计互联网车险PC官网业务与当年累计互联网车险整体业务的比值)从80.02%下降至5.78%。与此同时,以移动APP、微信为代表的保险公司自营移动端迅速崛起,成为支撑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2016—2019年,业务贡献度从14.68%迅速提高到62.43%,其中,移动APP贡献度从6.97%提升至45.71%,微信贡献度从3.63%提升至2018年的峰值31.59%,2019年下降至15.88%。
《报告》认为,互联网车险不具有场景化等新型特征,更多体现了渠道销售的属性。互联网时代的车险发展应有三个趋势,包括多元化的产品体系、科技驱动和全新模式及未来在数据联盟、车生态上的布局。目前,互联网车险更多体现了渠道销售的属性,是一种线下向线上的渠道转换过程,不具有场景化等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非车险以第三方为主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监测,2014年—2019年,互联网非车险业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80%,呈现明显的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564.09亿元,业务占比高达67.26%,同期增长率为72.69%。随着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业务渗透率(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与全渠道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的比值)呈现明显的上升优势,2016年为4.29%,2019年上升至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