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无接触银行”催生一个大蛋糕 互联网巨头变着法来抢一口

发布时间:2020-03-08 22:01来源: 网络整理

  近期,“无接触”办公在银行领域走热,应用于诸如放款、支付、面签、理财等银行业务场景中。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这一既定趋势下,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银行线下作业模式向线上转移。

  对于那些“金融科技”先行者来说,疫情是对其数字化经营能力的实战检验;但对于那些意识和科技基础双滞后的中小银行来说,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中仍面临人才、数据、技术等短板,若短期内想快速将业务挪至线上,需借助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

  而后者的需求缺口,直接为头部科技互联网企业催生了一块大“蛋糕”。

  远程放款成需求主场景

  “我们给当地一家医药流通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客户不用到网点交资料、客户经理也不用上门收资料,从企业申请到资金入账用了不到2小时。”招行无锡分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说,这也是该行完成的首笔全线上远程放款。

  在武汉,无接触式运作已全面融入信贷工作。截至2月末,招行武汉分行通过远程放款,已为远大医药国药控股、华润塞力斯等抗疫医疗物资保障企业投放1.4亿元;为受疫影响严重的汽车经销商客户办理纾困延期业务18户,金额达1.48亿元。

  上述案例是疫情发生以来银行数字化经营的一个缩影,企业融资则成了需求主场景。

  从技术上来说,远程放款并不难实现。其基础是网银和CVM系统的电子影像存储与传输功能,在该模式下,客户只需通过网银端或客户经理用手机拍照,上传放款资料影像件后,放款中心则可凭电子影像信息先行放款,而后在规定时限内移交放款资料原件进行归档。

  在不少银行业人士看来,疫情的发生并不是拉开了数字化经营大幕,而是对前期数字化转型成果的实战检验。

  以招行为例,据记者了解,早在2018年,招行总行授信执行部就已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线下资料传递的传统信贷放款模式,将线上“远程放款”模式设为信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并将此列为该行金融科技创新项目。

  筹备一年后,招行于2019年完成系统功能开发,并在七家分行试点上线。截至2月末,疫情发生后,招行累计有35家分行通过远程放款模式向客户发放2837笔授信业务,合计287亿元。其中,武汉、温州、北京等分行的远程放款使用率达到了100%。

  覆盖范围和使用率如此之高,真正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不是每一家银行都对远程放款有足够的科技储备,这需要银行从信贷文化上推翻传统线下操作的逻辑。就比如,据了解,大多数银行在疫情期间仍旧采取客户经理线下受理资料的传统模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从根源上总结了部分银行缺席远程贷款的主要原因。

  他分析称,首先,从文化上看,很多银行将信贷微信审批、远程视频认证等方式视作应急性措施,没有较早引导线下网点、实体拜访为主的营销服务习惯进行改变;其次,从制度上看,没有制定与行内合规要求相匹配的风控制度,同时“非接触”服务在渠道整合、部门协同等都面临挑战;最后,从风险上看,随着“非接触”服务范围扩大,银行的操作风险、网络风险和安全风险在加速异化。

  互联网巨头正虎视眈眈

  在此背景下,一个巨大的“银行数字化转型”蛋糕,正在无形中催生。这引起了互联网巨头的高度关注,谁都想变着法来抢一口。

  腾讯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银行对全线上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需求激增。“仅仅前两周,就有80多家银行主动跟我们接洽。线上贷款面审和放款是主要的需求场景,重点是要快速部署上线,很多大行的分行在这方面的诉求尤其明显。比如,湖北农信系统已经在使用我们的虚拟营业厅系统,线上成功放出了款项。”

  不少科技互联网巨头虎视眈眈,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把他们的线上解决方案,去替换部分传统银行网点的一些线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