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互联网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体育产业的效率水平(2)
发布时间:2019-05-26 21:34来源: 网络整理城市发展水平高带来的意义,就是你的职业体育比赛,大城市票价一定会卖得上去,这是美国NBA所在城市票价不同的标识。下面是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三个最大的城市它的比赛的票价就要高很多。所以城市多是体育产业特别是职业体育产业发展非常有利的条件。
2014年,国家发布了体育产业中非常有名的46号文,全面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这个时间以后,这个曲线最后五年就是文件发表以后的五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明显高出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长速度。
人口规模大,作为一个大国来讲也为体育带来了很多的很好的效果。人口规模大,能容纳多个流行项目发展,而且能够支持很多非常规的项目发展。13亿人有1%的人关注的项目就是一千多万人,这在很多国家完全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我们大城市多,大城市的数量比整个欧洲都多。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4个,500万以上有100多个,200万以上的人口有200当个。有一个200万的人口和200亿美元的产值,这个城市是可以足足养起一个全球最顶级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方面的潜力有多大。 另外网络和数据产业发达,所以可以把我们的项目通过互联网传递给亿万级的消费者。
中国的网络和数字应用技术在全球也是最靠前的。所以我们有大国优势+信息技术应用的趋势,就能够最有效的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我们中超CBA的电视,虽然现场人数不算多,但是电视收看人数都是四亿、五亿、六亿、七亿的水平,各国比赛国内的收看人数我们是靠前列的。重要的单场比赛国内转播人数超过八千万人,我们有单场比赛超过一亿人的比赛,靠的是人口的基数。
两句总结的话,一个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一般规律来讲,人均GDP快到一万美元的时候体育产业一定会发力,两个国情特点,我们人数太多,所有体育产业的市场基数是非常好的。第二我们处在互联网数字智能时代,对体育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好处。第二,挑战很多,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政府,都要从供给侧和消费侧两侧发力,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的发展环境。
另外,体育消费内部的结构也在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比如我们去年阿里双11的销售中体育用品占到了3%,3%是体育中等发达程度中商品销售额中一个很平均的数字,我们开始呈现出共性的特点。大量的普通消费者开始重视专业性和装备。中高端项目开始加速,垂钓、冰雪、骑行、攀岩、马术等等这些相当高的消费水准的体育项目持续在快速的增长。
最后一个数据,现场观众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美国到现场观看职业比赛的人次是它总人口的43%,我们现场观众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0.6%,这个数据差别也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我们看一看挑战和应对。挑战就是娱乐总量停滞和更多选项的分流。希望我们的比赛能够达到和娱乐节目一样好看的程度,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来看。因为现在替代的娱乐形式比比皆是。消费者为传统体育项目付出的时间其实是有天花板的。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当然也有挑战,我们有双倍的优势就有双倍的问题,动力很强的话又互相冲突会带来一些问题,所以中国体育产业一定是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中,无序中加速发展。所以我们既然有这样的问题,有双倍的动力就要双倍的约束,所以市场的规则和政府的这支手同样要发挥作用,使整个产业的发展处在比较有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