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互联网时代中国这样打假

发布时间:2019-12-10 08:13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 中国这样打假

互联网时代中国这样打假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一位法官在进行网络法庭模拟开庭演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互联网时代中国这样打假

3月28日,厦门机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正式启用,为厦门跨境电商零售直邮货物开启“绿色通道”。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在我们的生活中,打假是一个经常被讨论到的话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打假?答案当然是“使用高科技”。

从“知产保护科技大脑”到“互联网法院”,从政府与企业在打假上的技术合作到中国打假技术平台的跨境“破案”,中国的打假手段不仅越来越智能,成效也越来越明显。在技术支持和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技术保证

“科技大脑”+“互联网法院”

8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指导、厦门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开幕,全国362支队伍995个项目角逐数月的人工智能大赛结果同时揭晓。会上,中国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知产保护科技大脑”荣获了“人工智能创新之星”的荣誉称号。

大赛评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中国在许多技术应用创新上比国外做的更好。阿里“知产保护科技大脑”就是一种很好的应用,在行业内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国家对AI打假这些技术创新应用的支持将会对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知产保护科技大脑”是阿里巴巴集团用近20年间积累的线上线下打假特征库、打假经验聚合而成的算法技术系统,可以用不到毫秒的时间发现上万颗圆球中混进的一颗有细微黑点的圆球。

阿里安全资深算法专家薛晖告诉本报记者:“这套系统的样本数据总量相当于186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量,仅累积的打假图片样本量就超过137亿张。”不断进化的算法让这个系统高效运转:如果人工查看1张图片需10秒钟,那么5万人同时工作才能勉强赶上“知产保护科技大脑”的运转速度。这套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96%的疑似侵权链接在发布的一瞬间就能被锁定和处理。

“AI打假使用了更多的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真假甄别意义重大。AI打假是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专业应用场景,阿里在这方面颇有建树。”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徐宗本对本报记者说。

目前,这项中国自主研发的AI打假技术,正在全社会推广应用。过去3年,“知产保护科技大脑”协助全国31个省份、227个区县的警方抓获制售假嫌疑人4439人,捣毁制售假窝点4289个。仅以上海为例,今年上海警方借助这项技术,接连破获涉案4000余万元的英国戴森全球打假第一案、涉案3亿元的全国最大假手办案、涉案18亿元的全球最大跨国假LV案等制假贩假案件。

随着电子商务活动越来越活跃,法院也在探索新型网络空间治理和专业化纠纷解决模式。

2017年8月18日,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成立,这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一大制度创新。遵循着“网上案件网上审”的原则,网购消费者权益纠纷成为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主要纠纷类型之一。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

此后,许多网购纠纷转由互联网法院审理。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数据,自2018年9月9日至今年10月31日,该院共受理网络购物纠纷类案件4838件,收案量在该院受理案件中位列第二。

政企合作

“执法监管用起新技术”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对于发展健康良性的知识产权事业,建设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政府一直努力的工作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先后有10余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加大打假及知产保护力度建言献策,认为在提高法律对制售假分子的震慑力度的同时,还需要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平台、消费者等社会多方共治,向社会推广已经探索出来的打假新技术及社会共治新模式。

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等五部委发文,要求全国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执法监管中的应用。5月,总局部署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提升线索发现、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