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互联网行业增速位居全国之首

发布时间:2019-12-09 07:13来源: 网络整理

  

今年前10个月,上海互联网行业增速位居全国之首

  根据工业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上海互联网行业增速位居全国之首;其中,年营收超亿元的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增速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土生土长的上海互联网公司正以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市场格局,也打破了人们的成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用“厚积薄发”来形容上海互联网产业应该说十分合适。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日益融合,上海互联网产业发展后劲逐渐显现,一批代表性企业以创新思维与深耕的姿态,在一个个细分行业做到极致,将上海的城市积淀和营商环境优势化为竞争力,并投射到全国市场,这应该就是上海互联网集群崛起的成功密码。

  “加速度”源于若干“赛道”上的领跑

  工业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几天前发布的《2019年1-10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全国互联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营业收入990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上海以37.1%的增速领先全国,浙江(36.5%)、北京(19.4%)、广东(10.9%)分列第二至四位。

  该报告还显示,目前在互联网企业总量方面,上海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广东。但在行业规模方面,今年前10个月,上海互联网行业实现营收2390亿元,占全国23.3%,居全国第二位。

  上海互联网行业今年跑出的“加速度”,对本地产业主管部门来说,并不算意外。市经济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三年,上海互联网产业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在龙头企业方面,跻身“中国互联网百强”的上海企业,今年已经达到2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如果再把行业观察的“分辨率”稍稍调升,不难发现,在互联网经济的许多垂直领域,上海企业都占据着领先位置。内容服务方面,全国网络文学市场90%的份额被上海企业占据,阅文集团、喜马拉雅等优势明显;动漫方面,全国85%的动漫爱好者都通过“哔哩哔哩”观看动画片;金融服务领域,上海企业占有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60%的份额,蚂蚁金服、中国银联、汇付天下等领军企业都出自上海;在平台服务领域,以优刻得、浪潮云计算、七牛、有孚、网宿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千亿元级的市场规模。

  抓住风向切变,新生代新物种“拼”出未来

  十年前,上海曾因为“错过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而引发讨论与反思。十年后,虽然“BAT”依旧强势,但在行业风向的切变中,在巨头转身的空隙中,一批新生代新物种在上海强势崛起。

  截至2019年9月,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突破了5.3亿,比去年同期净增1.5亿。在截至今年9月底的12个月中,拼多多成交总额达8400多亿元,同比增长144%。目前,全国每10个快递中有接近3个来自拼多多。

  用四年时间,打破电商“阶层固化”局面,开辟出万亿元级商业平台,拼多多做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靠的是它开创的“拼购”模式,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供需匹配技术。最初,拼多多从农产品起步,尝试通过“拼”,把支离破碎的需求汇聚成澎湃购买力,与同样零散又恢弘的农业供给对接。此后,拼多多又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商品品类,从而激活了那些深藏于四五线城市甚至更加偏远地区的商机。

  在开拓偏远地区,也就是所谓“下沉市场”方面,公认的两大成功案例全都诞生于上海——除了拼多多,另一个就是趣头条。趣头条总裁刘安逸说,他们创业前发现,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的“信息爆炸”,三线及以下城市中的近10亿人口,他们的信息消费需求远未被满足。三年来,趣头条专注于新兴市场,凭借差异化的内容和运营,坐上了全国内容聚合平台的第二把交椅。

  某种意义上,拼多多的“拼”,不止是“拼购”模式,更是一种与巨头“拼争”的态度与智慧。事实上,上海许多互联网领军品牌,如饿了么、美团点评、哔哩哔哩,以及小红书、智能云科、上海钢联等,不都是靠“无中生有”的创新打通一个细分领域,再凭借高效运营快速成长的结果么?事实上,这种姿态也为上海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兑现乘数效应,差异化“互联网+”引领变革

  上海是一座有底蕴的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场,积淀百年的实体经济,温暖而精致的生活氛围……很大程度上,这绘就了上海互联网行业差异化发展的底色,并在当下兑现了“互联网+”之于传统经济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