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专心演活武汉人
发布时间:2019-11-29 20:48来源: 未知
往左,当“北漂”终有一天熬成影视圈大腕;往右,回归话剧回归武汉。周锦堂选择了后者。
演小品不是退而求其次
演活武汉人最让他骄傲
但话剧的路没那么好走。上世纪9
据说,这场演出的同一天,同样由周锦堂策划良久的“汉派小品集”也将重磅推出。届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到本世纪前十年终于形成规模并取得影响的“汉派小品”们,会首度集体出现在大众眼前。
跳着芭蕾舞进文工团
差一点成了电影大腕
即使一次也没有进过剧院的人,只要看过电视,大概不会不知道周锦堂的名字——2010年2月央视春晚上,周锦堂和尹北琛、李铁一起表演的《五十块钱》可谓红透大江南北。在更早的2006年,武汉方言特色小品就在央视春晚惊艳露脸,那一年的《招聘》里,用自造黑体大字“面试”各色人等的臭豆腐店老板,正是周锦堂。
演小品,周锦堂其实是“半路出家”。
周锦堂提到,直到高中他的文艺细胞才在一次恶作剧中被发现,“当时不是流行《地道战》吗?我们发现音乐老师张延林长得特别像那个汤司令,就老是背地里学他,结果有一次我正在模仿,被他撞了个正着。”
被模仿的张延林,成为周锦堂艺术之路第一位引路人。在武汉六中宣传队,周锦堂学跳舞,吹小号,每天跟着样板戏的排练走,高中还没毕业,他跳着芭蕾舞《白毛女》里大春的片段应征入伍了。
部队文工团六年时光,周锦堂接触了各种艺术形式,唱歌跳舞、说快板、说相声、演话剧样样都来。复员前,看了北京人艺《茶馆》和上海人艺《我的儿女们》,他迷上话剧,“明明是演戏,但演员就是能做到让你哭让你笑,我当时对表演艺术简直是生了佩服之心,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做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员。”
1978年,复员回汉的周锦堂报考武汉话剧院,一路绿灯顺利通过。入院初他先是演了沙叶新写的喜剧《约会》,全国大面积排演《于无声处》时他成为男一号欧阳平,刚进剧院不久的年轻演员担纲重头戏男一号,这在武汉话剧院史上都少见。
此后他迅速成为武汉话剧舞台小生第一主力。1980年,周锦堂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爱情与遗产》中饰演男二号,迅速在电影圈崭露头角,《叛国者》《人生没有单行道》《野山》《毕昇》等一系列电影向他抛来橄榄枝。
那是周锦堂人生的岔路口:往左,当“北漂”终有一天熬成影视圈大腕;往右,回归话剧回归武汉。周锦堂选择了后者。
演小品不是退而求其次
演活武汉人最让他骄傲
但话剧的路没那么好走。上世纪90年代,地方专业院团面临极为艰难的处境——受电视崛起影响,剧场演出无人光顾,“送票请人家上门人家都不见得来。”而同时,小品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个门类,却因为央视春晚、全国电视小品大赛及《曲苑杂坛》等节目推动,突然走红。
1995年,周锦堂与朱乃文、马启厚一起成立武汉天意喜剧社,邀请夏雨田、肖慧芳任顾问,汇聚武汉乃至湖北省内编、导、演人才,探索将武汉民风民俗及“汉话”融入到小品创作中。一年后,他们在全国第二届电视小品大赛上出尽风头,《真假难辨》《整容》《永世不悔》等作品囊括12个奖项,作为一匹黑马,“汉派小品”声名大振。
从小品开始,再到创作小品剧。2003年,为武汉本地贺岁方言喜剧开先河的小品剧《搭白算数》正式上演,当年在汉连演120场,周锦堂记得正逢“非典”,《搭白算数》第一百场在沌口体育中心的演出票却卖了个精光,“你想想那是搞演唱会的地方啊,1万多人,那个感觉,就是‘今夜星光灿烂’。”
从《搭白算数》开始,到后来的《你嚇我》《信不信由你》《恭喜发财》,周锦堂与武汉方言贺岁戏剧相伴而行,再加上两上春晚的《招聘》和《五十块钱》,那些由他塑造的汉派小人物可谓深入人心。
从话剧舞台的落寞到方言贺岁剧的红火,里面隐藏的是一个老演员对观众需求的不懈探寻。采访中周锦堂提到,现在看来,当年选择演小品“不是退而求其次”,“我把它归为我表演艺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事演出事业近50年,小品和方言喜剧让他更加认清了一个好演员的精髓,那就是“真情实感”和“观众比天大”,“为什么观众会觉得周摆平(《搭白算数》中的主角)把武汉人演活了?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对武汉太有感情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浸润在方言中,观察人物、体会地域文化特色,才能把人塑造得鲜活。”
《这些年》像《宝岛一村》
儿子能演能写强过父亲
“真情实感”和“观众比天大”,也是周锦堂对儿子周际的表演要求。1982年出生的周际是妥妥的子承父业,但在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专访时他提到,跟渴望独立的同龄人一样,他也曾无比努力想要逃离父亲的光环。
其实,这对父子有太多相似——比如周锦堂是到高中才偶然走上艺术路,周际则是初三时看到校园里张贴的艺校招生简章,才突然萌发学表演的心思。周锦堂还记得当年中考周际考了549分,“明明可以读重点高中”。但在儿子的成长问题上他一向开明,“学表演又不是去学坏,随他吧。”
2006年,结束“北漂”的周际进入武汉人艺工作,他先是以演话剧为主,而后开始尝试创作剧本,从《我爱疯人院》《爱情遇到雾霾天》,到今年开年在中南剧场演出的《这些年》,创作能力越来越成熟。一向对儿子苛刻的周锦堂说,《这些年》他看了4遍,“就算是第四遍,我也能从头专注看到尾,他在创作方面的能力是我没有想到的。”
《这些年》恰恰是一部真情实感的作品,这部话剧通过京广铁路旁棚户区3家人40年命运变迁,再现武汉40年成长与变化。周际说,创作之初他就想再现《龙须沟》和《宝岛一村》的感觉,“说的是变化,里面是一个人文的情感的故事。”最终,《这些年》用票房和口碑肯定了他的创作。
采访中周际提到,为了找准《那些年》需要的真实情感,编剧团队光座谈都花了大概十天时间,“每个年代的武汉是什么样的,人们会说什么样的话,那个年代最让人牵挂的是什么事儿,故事就是这样丰富起来的。”
刚开始从事话剧表演和创作时,他不太理解父亲的一些要求,“比如我们排一场戏,里面会有一些意识流的、戏剧的情节,他会说看不懂,我就觉得是不是你年纪大了?”但后来他明白了,要想表演走入观众的心,还是要找到那些共通点,“毕竟做一个东西不是用来自我欣赏的,表演也好编剧也罢,有了观众的认可才算成功。”
如今,周际已经是武汉人艺汉派小品创作中心主任,不再惧怕父亲的光环了,“现在有人说,‘周锦堂,你儿子比你强,他能写啊!’我看我爸爸也挺开心的。”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编:vhaha)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