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科技CEO陈立明:云端金融,智惠未来
发布时间:2019-11-29 15:08来源: 网络整理11月2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暨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年度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发展数字银行 共建开放生态”为主题,来自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作为数字银行重要的底层技术支撑,金融云的合规发展与应用价值引起广泛关注。
(大会现场)
从2002年亚马逊AWS首次推出云服务以来,云计算产业已高速发展十多年。在中国,云计算的应用也在互联网、零售、智慧城市、金融等领域铺开。相比互联网领域90%的渗透率,国内金融业上云的渗透占比仅有10%,在其巨大的发展空间背后,金融行业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让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真正“合规落地” “价值落地”。
平安科技CEO陈立明基于对金融云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金融云未来”主题演讲。他表示,“以往金融行业上云率低,主要受到监管合规严、行业案例少、迁移难度大、收益不明确四方面阻碍,而伴随着现今监管清晰化发展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开创性实践,金融云的大门已真正打开。”
(平安科技CEO陈立明发表演讲)
金融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安全性、稳定性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最大顾虑。为了推动应用标准形成, 2018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金融行业云计算技术应用规范》,从“技术架构”、“信息安全”、“容灾”三个方面详细规范了金融行业使用云计算技术的具体要求,并发布了519条规范,对基础设施、资源池、云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清晰的安全界定,规范中明确指出“云服务厂商提供的服务不仅是要满足金融行业服务使用者本身的合规监管要求,而且服务提供者本身也要满足监管要求”,提供云计算技术服务的企业不但要有云供应商牌照,更关键是需要有金融行业运营经验,从金融行业场景出发,切实保障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
除此之外,金融云应用案例以及实践价值也成为行业探讨的另一大议题。平安云诞生于平安集团,目前涵盖平安集团95%以上的业务公司,支撑80%的业务系统投产。在开发层面,云实现了敏捷开发、快速的交付,使得产品能够更快速的适应监管政策与市场需求;在运营层面,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硬件和运维的成本优化,自动化运作能够极大程度提升效率;在架构层面,有更灵活化与更具弹性的延展空间,在未来暴增的数据面前应对从容;最后是在安全性层面,在容灾、机房管理、设备隔离等维度有了商业保障。
总体而言,在未来“金融+科技”融合生态发展中,金融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支撑。陈立明认为,云计算是支撑金融场景及生态的底层技术,在云计算基础上,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得以沉淀,形成数据中台,共同支撑起开放银行、开放平台、智慧经营、数字化管理等前台创新应用。
(大会现场)
平安科技在满足高级别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依托平安云打造多层级开放平台,以x86服务器和ARM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组成底层的异构资源池;以计算资源调度、存储资源调度和网络资源调度作为中间资源调度层,云产品和服务位于顶层的架构设计,打造无服务器架构,以此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实现降低固定投入、快速响应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支持业务创新等多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计算的应用过程中,金融机构难免面对私有云、混合云、商用硬件等多种异构基础设施管理,平安壹云管平台通过开放接口与已有系统对接,实现了一站式运维管理服务,实现IT流程、运维流程、管理流程的自助化、自动化、可视化。同时聚焦云服务生命周期管理,云服务运营和运维,帮助客户构建多云管理,混合云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今,金融科技在业务领域的应用已充分场景化,例如“千人千面的智能营销”、“机器人智能客服”、通过生物识别“听懂客户”、“智能风控反欺诈”、“智能投顾自动实现资产配置”。这些在平安人寿、平安银行等机构的应用,使得运维效率、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出现数倍增长,也为金融云发展积累了大量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未来,金融生态与科技生态的融合,通过构建开放API云平台,将实现金融机构、客户、ISV、业务场景的无缝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