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19-11-20 09:27来源: 网络整理“万物皆可数字化”。“数字政府”正成为政府治理新模式。
河南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2个“互联网+监管”系统试点省份之一。今年以来,我省从“一张白纸”起步,加速“换挡超车”,注重“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强力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监管事项梳理、监管数据汇聚、监管应用对接3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政务数据监管共享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程度大为改观。
近期,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试运行培训会议上,河南、浙江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一网通管”的河南探索得到高度评价。
聚人,借船出海
海量!天量!人们不断更新着词汇描述互联网带来的量级变化。
政府如何以有限的监管资源直接监管“天量”的监管对象?与其抓数以亿计的“点”,不如抓平台这样的“面”,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应势而生。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印发《关于“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要点的通知》,要求9月完成省级“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任务并上线试运行,实现与国家系统对接联通。
150天!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此时,最紧缺的不是时间,而是人才。河南是中部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早,但培育大数据人才的“土壤”刚刚开犁。“我们来不及‘筑巢引凤’,只有‘借船出海’。”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王继军说。
北京中关村,建设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公司“聘过来”;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请过来”;河南移动公司,数字技术团队的专家“借过来”……“东拼西凑”的300余人集结在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朝着一个目标进发——构建河南“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四梁八柱”。
“河南对大数据人才的重视程度,让我看到了河南发展政务大数据的朝气与愿景。”来自北京的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项目经理于柱石深有感触地说,他笑称自己是“新河南人”。
经过夜以继日的攻坚,这支由豫京两地技术人员组成的攻坚团队,梳理千头万绪的监管事项,基本搭建起与国家系统对接的“河南版本”,即“11223”系统主框架,初步实现了一个“门户”对外、一张“清单”监管、一张“网络”覆盖、一个“中心”支撑。
聚数,穿针引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倒逼政府“监管+”,这句话有了新的变化。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香林说,现如今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与之对应的是“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所谓“针”是“互联网+监管”系统,而“线”就是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的大数据。
大数据的价值堪比黄金和石油。最初,政府部门都把数据当宝贝似的紧紧攥着,舍不得放手,也舍不得共享。汇聚监管数据是“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的难中之难。
“企业不愿公开数据,是经济利益使然,不难理解。”“政府的数据来自公众,也不愿公开,就不恰当了。”“打破数据‘烟囱’和‘孤岛’,政府部门理应率先示范。”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例会上,拧开思想的总开关,大家渐渐在争议声中形成共识,政务数据如雪片般飞来。
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可视化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归集共享的政务监管数据:各部门法人类监管对象505万户,特定自然人502万名,执法人员27万名;各级监管部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947万条,综合信用信息3000余万条,专题类信息约2.3亿条。
这些来之不易的监管数据,看似千差万别,实则紧密相连。
在“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显微镜”下,一个普通的建筑工地,光速传播着PM2.5监测、扬尘治理、安全生产、农民工工资发放等大数据,供相关政府部门执法监管、决策支撑、风险预警。“如果我们通过系统在‘风起青萍之末’时发现端倪,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李香林说。
聚势,净水清渠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该怎么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