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幌子,6个月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25 05:31来源: 网络整理文 | 杨占厂 张愚 宗申
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数字中国”的幌子,短短6个月,发展下线30层,吸纳会员账号1.09万余个,吸收投资额3.2亿元……2019年9月25日,由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卢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二审宣判:维持一审原判的罪名及主刑。至此,该新型互联网传销骗局以其组织人员落入法网告终。
GGP积分 6个月风靡全国
“错过了比特币,你不能再错过GGP积分,我才投了两个月就赚了几万块,这可比银行来钱快,再不下手就来不及了。”2016年1月的一天,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的张女士到补习班接孩子回家,在和老师闲聊时发现了一个叫作“GGP共赢积分”的新型投资项目,补习班老师的一番介绍让她十分心动,但她也心存疑惑“天下真有这么好的事情”?“这可是北京的项目,你到网上搜搜到处都是报道,怎么可能骗人呢?”禁不住介绍人的诱惑,张女士交了1万元注册成为银卡会员,通过介绍人给自己的账号密码,里面有2000个GGP积分,按照网站规定,以每周最多3%的比例释放GGP积分到另一个比特币网站上进行交易,没过多久,张女士发现自己的GGP积分在比特币的网站上迅速升值,点击提现,几万元轻松到账。获利的张女士十分欣喜,正准备把这个项目介绍给亲朋好友,没想到GGP积分突然在比特币网站上大幅度贬值,她越想越觉得这是个骗局。
2016年3月,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接匿名举报,卢某等人以“互联网+”为幌子在连云港地区推广“虚拟货币GGP共赢积分”项目,通过互联网发展会员缴纳会员费,并采用虚拟积分变现的盈利模式,疑似网络传销。
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个发起于北京,覆盖全国的吸金骗局。2015年11月起,卢某等人在北京依托注册成立的全球通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互联网上运行“全球通用共赢积分”项目,该公司虽然表面上的营销方向是经济贸易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等,但本质是让人通过花钱注册会员或高价购买一些并不被认领的商品获得积分。该公司按照投资额确定会员级别,分别以5000元、1万元、5万元、10万元作为普卡、银卡、金卡和钻石卡的会员标准,并以投资额5∶1的比例释放相应的GGP积分,例如普卡会员即拥有1000个GGP积分。拥有积分的会员可以在国内比特币线上交易平台BTC100网站上(现已停止运行)将自己的积分进行交易变现。银卡会员王先生就用自己的2000个GGP积分进行交易,刚开始1个GGP积分要5元钱,慢慢地涨到了1个积分10元钱,但王先生不知道的是,这背后是全球通用(北京)科技公司通过后台操纵GGP积分价格造出的盈利假象,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
假借“区块链” 一夜暴富
经调查,这个神秘公司和背后的主要操盘手浮出水面。1977年出生的卢某,中专毕业后不断寻求生财之路,做过私募基金,开过国学班。2015年,他因犯滥伐林木罪被北京市西城区法院适用缓刑。其间,他依然想着一夜暴富,通过自己开设的“弟子规文化院”做慈善,不断认识社会各界人士寻求新的投资项目。不久后,他认识了成某、于某等人,成某有过类似的产品经验,于某有技术有市场,王某则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几人一拍即合,将目光盯在了虚拟货币上。
随后,以卢某为首的几名“股东”借助互联网向全国推广“GGP共赢积分”项目发展会员,设立全球通用(北京)科技公司开始公司化运营。卢某这伙人设立的“公司”可不简单,其中有从事过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员,有投资过虚拟货币的经验人士,有担任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有掌握各种关系和人脉的“社会人”等等。他们在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等发达地区核心地段设有数个楼层的办公地点,下设产品部、办公室、技术部、客服部等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其财务、产品、技术、公关、宣传、市场开发等部门各司其职,打造了如正规公司一样的专业化运营模式。
刚开始,卢某等人借助团队自身的社会关系和朋友圈不断宣传“GGP共赢积分”项目,并逐渐在全国各地发展代理和下线。为了蛊惑更多的群众参与,他们以并不存在的智能化养老、旅游地产、农业、实业投资、能源矿产等领域的项目合作,辅以“区块链”这一噱头,配以“数字货币时代”“技术革命的新一轮革新”等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宣传文案骗取投资者信任。考虑到“区块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卢某一伙人在北京的一些会议场所召开“互联网金融”论坛等,欺骗部分主流媒体帮助宣传,并利用“数字中国”这一契机,假借官方声音迷惑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