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互联网发展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9-10-23 14:07来源: 网络整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互联网发展新挑战
10月20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召开前夕,组委会发布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详细阐述了我国关于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基本原则、五条实践路径。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当前,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社交媒体、大数据等技术叠加,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亟需达成全球共识,合力构建人类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一、全球网络空间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当前,国际互联网技术发展,有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
1.互联网底层技术受到政治力量干涉
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鲜有政治力量公开阻挠某一标准技术产品的采纳与使用。但这种局面今年出现了变化,围绕5G技术,从硬件供应、应用软件、开源技术到市场采纳等领域,原本属于技术层面的全球协作体系,受到了干扰。连一致宣称开放精神至上的开源技术社区也难逃政治力量的干涉。因此,不少人担忧,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互联网会不会走向分裂。互联网最基本的自由、开放、共享的理念受到了威胁,一个统一互联网的网络世界,在底层技术层面产生断裂的风险。
2.世界货币体系受到技术变革的挑战
数字货币对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稳定构成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新技术的冲击,只有全球各国政府紧密合作,协同一致才能解决。而且这种政府间的协作必须高效、快速,因为相关数字货币技术一旦推出,其被采纳速度可能超乎想象,甚至开发者也未必能控制。
3.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叠加,带来的全新挑战
社交媒体受到各国网民青睐,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虚假信息借助这一新的媒介大肆传播;信息茧房、气泡过滤等机制造成人们不同文化、不同观点之间难以对话,群体极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移动互联网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更加紧密的结合,如移动出行应用、外卖服务、共享单车等,其产生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网络空间问题,而是与现实社会问题杂糅的全新治理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快速使用,但我们对这种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尚未做好准备,比如,如何实现算法的公开透明、可监督,如何应对其带来的就业冲击,以及技术使用的伦理问题等。
这些新出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问题,与域名、黑客攻击等传统治理议题不同,亟需新的理念和框架来应对。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对互联网发展新挑战
当前,互联网发展出现的这些新挑战,具有重大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征。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国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的全力协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事实上,围绕互联网技术,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1. 互联网技术推动形成全球发展共同体
首先,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发展已经形成全球共同体,从软件开发、硬件制造到技术应用,形成全球性的技术网络。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在这个网络中,发挥各自独特作用,也享受网络带来的好处。其次,互联网技术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系统,推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球共同体。
2. 互联网带来的风险挑战,需要建立全球网络安全共同体
从早期应对垃圾邮件、黑客攻击到今天打击网络诈骗、虚假信息传播、恐怖组织等行动,无不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协作,共同应对。应对网络风险挑战,需要建立全球共同体。
3. 互联网发展治理需要形成责任共同体
互联网发展需要所有网络用户的共同推动。互联网治理问题的产生,并非单一国家、单个主体的原因,所有网络节点、联网用户都有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
4. 联网主体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
互联网天然的网络化效应,联网的各个主体已经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事实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推动形成了较为稳定利益共同体。打破这种局面,势必影响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三、我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施路径
切实有效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施,需要协调两个领域、用好两平台,发挥好各个主体的能动性。
1. 协调好国内互联网发展治理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两个领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