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打脸史
发布时间:2019-10-06 14:02来源: 网络整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一部由大佬撑起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由大佬主演的打脸史。
和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从业者趋于年轻。马云唱起了摇滚,马化腾跳起了嘻哈,李彦宏搬出了架子鼓,这让他们在大众眼中的形象更加真实亲切。与此同时,大佬们乐于登台演讲,表明决心,输出观点。
但俗话说,言多必失。大佬们在开始表演的同时,免不了出现局面反转以至被打脸的尴尬处境。
比如,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只做高端机,话音未落就推出了低端机型;马云曾拍着胸脯说不会涉足游戏,但阿里最后还是成立了游戏事业群;贾跃亭出走美国后,“下周回国”已经成为行业笑梗。
让互联网大佬停止发声是困难的。他们或出于主动,或因为被动,即使来自不同行业,处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都陆续踏进了同一条被打脸的河流。
他们的故事各有差异,打脸的过程却有一些共性。我们将之总结为以下四个类型:张口就来显个性、死不承认杠到底、兜售情怀假正经、狂放烟雾收渔利。
张口就来显个性
代表人物:雷军、罗永浩
中国互联网是一个粉丝文化盛行的行业,即便是企业家,也有机会能成为跨界网红。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是抓住了互联网的特性和用户心理,让小米一炮而红。而雷军本人也颇具个性,凭借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等雷人雷语,成为企业家网红。
张口就来,个性十足,这让雷军在收获粉丝的同时,有时候也会出现翻车。
2012年4月,有千万粉丝的大V雷军,在微博辟谣小米要推出899元的低配版手机,称“小米专注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认认真真把高端手机做好就够了,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同时还@了小米官方,以表明决心。
然而一年后,小米就发行了Redmi红米,主打中低端市场,坚持极致性价比路线。这款产品甚至在2019年1月被小米宣布独立,金立集团前总裁卢伟冰加盟小米,被任命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兼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
和雷军一样被打脸的还有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
相比雷军,罗永浩更能“张口就来”,锤子手机的发布会,被业内调侃为罗永浩的“单口相声”。台上好几个小时的演讲,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脱口秀,而他频繁曝出的金句,更成为日后传播的一大亮点。
锤子的第一款产品Smartisan T1,最初定下了3000元的高价。在发布之前,罗永浩在微博表示,“如果低于2500,我是你孙子”。
根据他的计划,这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产品,他特地强调,“我特别反感有的手机厂商在新品上市时定一个高价,之后很快又会降价的做法。我们的这个价格会一直坚持整个产品周期,除非下一代产品上市,前一代需要清理库存了,才有可能降价”。
然而T1上市不到4个月,价格直接从3000元降到1980元,不仅没坚持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下一代产品的影子都没出现。
这或许是手机行业的共性。言论的更新进度,永远跟不上产品的迭代速度。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产品定价跟不上市场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雷军和罗永浩都高估了自身产品的高端号召力,低估了下沉市场的爆发力。
对于产品人而言,这并非什么大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粉丝也不会因为大佬“言行不一”而对他们进行指责。毕竟,只有做出好产品,才是最终对用户负责。
死不承认杠到底
代表人物:周鸿祎、贾跃亭
张口就来是个性,但能否坚持就是另一回事了。互联网行业流行“硬扛”,一条道走到黑,我自不管不顾。
如果说,雷军式打脸,还夹杂着产品人的淳朴和个性,那么周鸿祎式资本运作,则带有一丝暗中操作的意味。
2015年6月,360宣布从纽交所私有化。私有化历时一年多,周鸿祎抵押了360大楼和“360”商标进行贷款,并从招商银行拿到了7年期30亿美元贷款。
私有化完成后,A股市场冒出一批“360私有化概念股”,市场流传着一批360的借壳名单。在借壳方案公布之前,周鸿祎在多个场合告诫大家不要听信传言。总之,就是不承认360将会在A股借壳上市。周鸿祎当时是这样回应的:“谣言太多,我们没有任何资本方面的考虑,没跟任何人谈(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