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互联网“挖坟”时代后遗症

发布时间:2019-08-07 06:47来源: 网络整理

互联网“挖坟”时代后遗症

我对你敞开一切,你却对我三天可见。

无论在社交平台,还是论坛贴吧,挖坟行为都极其可怕。用近日两大热点来佐证这一观点,恰如其分。

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贴吧小号被人肉。尬吹自己、批判同行,宣泄对家乡、工作以及母校的各种小情绪,十多年前的言论被一一挖出。这些言论组合出的“猥琐油腻男”形象,把刘慈欣严肃、专业的大神人设带至崩塌边缘。

微信更新7.0.4版本,在原来朋友圈三天可见、半年可见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月可见功能,引来网友热议,一度霸占热微博热搜榜多时。目前对应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7.5亿,讨论数10.2万。

正应了那句老话——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但记性太好,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某时某刻随手打下的几行字,日后却有可能成了攥在别人手中的把柄。所以,我愿意对我的言行负责,但也请你尊重我三天可见的权利。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挖坟的直接影响:人设崩塌

今年开年,“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19微信公开课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公开演讲,聊到对“沟通”二字的理解,他表示“沟通就是把人设强加给别人的过程。”

朋友圈里没有人,全是人设。

发朋友圈,就是把人设发送到别人那里,尽可能地去推广自己的人设。微博、贴吧、论坛等同样是推广人设的趁手工具。

但别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通常情况下,由于各平台之间属性、用户关系、传播方式有别,用户有意无意间会树立起不同的人设,甚至不排除两种完全对立的人设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比如,在微信发给老板、同事看的朋友圈是“工作使我快乐”,但在陌生人居多的微博则无所忌惮地开启吐槽模式。

一旦两种人设发生碰撞,所谓的“人设崩塌”就将上演。刘慈欣贴吧小号之所以掀起舆论风暴,正是因此。

互联网“挖坟”时代后遗症

恶俗维基网站放出的实锤证据显示,通过对ID为“shipship”的百度贴吧账号进行申诉,可查到绑定的手机号码,绑定该手机号码的支付宝账号实名认证为“慈欣”。手机号码机主姓名、地区、生日等信息也都与刘慈欣本人相符。

互联网“挖坟”时代后遗症

曝光之后,该贴吧id即被注销。但其过往发帖却已被手快的网友截图,地域歧视、自我炒作、侮辱女性等言论,与现实生活中那个粉丝眼中的“大刘”判若两人,“人设一瞬坠毁”。

除了刘慈欣之外,此前还有众多公众人物已经成为挖坟的“受害者”。某某明星出轨,网友到其微博掘地三尺寻找证据。某某大V言论不当,N年前的黑历史也难逃挖坟党的法眼。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人设挖不倒。

对于构成恶劣影响的有害信息,挖坟的正面作用不可忽视。不久前@演员赵立新在微博发文“日本人为何没烧故宫”引发争议,网友挖坟后发现他之前就曾有多条不当言论。最终, @演员赵立新公开道歉,微博也将其账号封禁。

但用辩证思维看待挖坟,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用户,恐都会因此变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公众人物人设崩塌,或多或少都会对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刘慈欣事件中有评论称,公众人物不是圣人,成名之前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因匿名小号露出真实一面即被人肉搜索,部分网友有带节奏之嫌。

身为普通用户的我们,看到类似的案例发生之时,出于自我保护,会下意识地清除以前留下的痕迹,并且以后谨言慎行。

社交压力由此而来。

用户需求倒逼社交产品改进

近日,微信更新7.0.4版本,在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新增“最近一个月”选项,随后相关话题便登上微博热搜。

互联网“挖坟”时代后遗症

截至发稿前,#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话题阅读量已达7.5亿,讨论数10.2万。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微博突然上线“仅半年可见”功能,同样登上热搜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