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文思海辉杜啸争: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业

发布时间:2019-08-07 05:30来源: 网络整理

2019年伴随着BATJ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构建或对外输出“数据中台”能力,“数据中台”的概念真正火了起来。技术创新可以使概念迅速走红,但市场热情持续多久还要看业务价值。数据中台概念的持续火热显示出数据赋能业务创新、实现业务价值的巨大潜力以及市场认可度,这一理念也在慢慢渗透进有着“数据宝库”之称的金融行业。

文思海辉金融事业部副总裁、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杜啸争认为,金融机构对于数据的态度应该从“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转变,将“静态数据”变成“活数据”,以业务价值驱动数据运用,推动业务理解、洞察业务机会,真正让数据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资产。

杜啸争带领的文思海辉·金融大数据事业部拥有1300多名专业的咨询及交付人士,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客户360标签、实时风控、实时反欺诈、知识图谱、数据湖、外部数据平台、RWA等解决方案等。据悉,近日IDC发布的《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8》研究报告显示,文思海辉·金融以4.9%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跑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并分别在支付与清算系统、呼叫中心/电话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风险管理方案5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金融数据体量快速增长,驱动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

相比于其他行业,商业银行数据体量庞大,且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海量数据,包括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等等,数据体量呈现爆炸式增长。BCG曾有报告指出,银行业每创收100万美元,平均就会产生820GB的数据。

杜啸争向亿欧金融介绍,商业银行的数据仓库建设需求最初源于监管需求,数据仓库存储着全行重要的业务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深度整合。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的数据仓库并不能完全发挥数据价值,因此,亟需改变其数据架构。

对于银行数据架构变化的驱动力,杜啸争表示,一方面,随着金融数据体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仓库由于性能和技术的限制,无法很好的与第三方业务系统进行对接,也无法满足银行对内外数据整合的价值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公司、保理、信托以及基金等同业也在步步侵蚀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使得银行需要从内部优化资金使用效率、从外部拓展业务范围和加强风险防控;再者,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也驱动了银行业数据架构的创新。总的来说,银行在“业务数据化”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利用率和价值提取度不高,在新的大量外部数据涌现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在“数据业务化”的过程中,积累数据资产,深入探寻数据价值。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业务数据化是指企业将业务信息由传统的书面化转变为在线化、数据化,目的是为了让业务信息“有迹可循”。数据业务化是指在业务信息数据化的前提下,以具体业务目标为导向,对既有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以辅助业务人员更精准、更高效的作出业务决策,数据业务化侧重于发挥数据自身价值,使数据服务于业务或产品本身。

目前许多银行已使用数据驱动其业务运营,杜啸争以通过知识图谱发现风险客户为例,向亿欧金融展示了“数据业务化”产生的巨大价值。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目前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国家要求大中小型银行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根据其风险情况对其进行信贷支持。不过同时,监管部门也要求银行加强自身风险体系建设,避免出现大规模坏账。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银行利用行内外数据,利用社交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新的数据技术,通过各个客户之间的关系、客户和银行的关系以及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等,搭建银行自身的客户关系知识图谱。通过这样的网络,能够快速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客户,能够快速定位一些可能出现风险的客户,能够让银行提前发现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既能更好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又能让银行避免潜在的风险。

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助力银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对于任何一个银行而言,其数据来源都是由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构成。具体来说,内部数据为银行内部产生的数据,是顾客在银行办理业务全过程的记录。外部数据则是银行基于自身数据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通过爬取或者与外部数据服务商合作取得的海量数据,银行的外部数据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基础数据,也可以是整合加工后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