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角兽地图:扎堆互联网产业 80%以上居北上深杭
发布时间:2019-07-13 15:32来源: 网络整理中国独角兽地图:扎堆互联网产业 80%以上居北上深杭
转载 2018-04-08 07:56:14
当下,“独角兽”公司正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
独角兽本为西方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2013年,美国著名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统计、分类,称之为“独角兽”公司。此后,这一概念迅速流行于全球。
从这个角度来说,“独角兽”公司大致有两个标准,其一是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其二是初创企业。二者叠加即是指代那些拥有高速度发展、高市场份额的新兴企业。
今天的“独角兽”或许就是未来的产业巨头。它是折射区域经济的一面镜子,是解读经济前沿的一个角度,是观察资本热钱流向的一个窗口。
神话传说中,独角兽稀有且高贵;在现实中,“独角兽”却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特征——喜好群居、扎堆。从产业分布来看,“独角兽”多扎堆于互联网产业,实体产业极少;从归属领域来看,它们多集中在消费领域;从地域来看,80%以上的“独角兽”群居于北上深杭等少数城市。
扎堆虚拟经济
浏览各种“独角兽”公司的榜单,无论是胡润研究院的排名,还是近来出现的中关村管委会的统计,或是媒体制造的榜单来看,它们都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现象——扎堆出现在互联网经济当中。相比而言,传统产业、实体经济中的“独角兽”数量稀少。
如,胡润评出的“2017年独角兽企业TOP10”中蚂蚁金服、滴滴出行、新美大、今日头条等就有7家明显带有“互联网+”属性。中关村管委会统计出的164家“独角兽”公司多数都与互联网经济相关:其中电子商务多达33家、互联网金融21家;在众多“独角兽”中,互联网金融领域估值最高、为1592.7亿美元,占总估值的25%;即便是传统产业如大健康、教育也以春雨医生、VIPKID这种网络平台公司的形式上榜。
有人说,“独角兽”是嚼着垄断者的骨头开始成长的。不难发现金融、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依赖牌照作为门槛的行业诞生出大量的“独角兽”公司。以往这些具有垄断性质的产业凭借政策门槛、牌照限制,形成了坚固的行业壁垒,产生出令人垂涎的垄断利润,首先吸引了“独角兽”蜂拥而入。
现实中,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往往政策限制少,许多细分领域尚未形成政策门槛,已被嗅觉灵敏、反应奇快的“独角兽”冲得七零八落。如当初滴滴出行通过天价补贴,一夜之间闯入了垄断已久的出租车行业,最初一天烧掉的1个亿的补贴,迅速吸引了海量的消费者,1年内使其拉升至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等全国各地监管部门反应过来已为时已晚。
滴滴出行、春雨医生、支付宝等一大批新兴公司闯入长期垄断的产业,疯狂抢夺着高额的行业利润,助其迅速成长为体型硕大的“独角兽”。一再突破政策禁区,“独角兽”一面心里窃喜一面心里打鼓,就连马云也曾试探性的公开表示,“如果国家需要支付宝,我会把公司送给国家!”
“独角兽”公司扎堆出现在虚拟经济,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产业政策限制少,得以进入垄断行业获取高利润;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虚拟经济普遍具有轻资产、低成本、高弹性等特征。
一个布局在传统产业、实体经济的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崛起,成为行业的“独角兽”,往往需要土地、水电、原料、物流、销售网络、产业集群配套等诸多现实条件,甚至许多制造企业只因交通运输“治限治超”、环保排放没有达标,就会被罚上百万千万。所以,一个实体企业在行业内崭露头角通常要经历十年以上的艰辛创业。
反观互联网产业、虚拟经济,由于不像实体经济那样受各种投入要素等资源、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的限制,常常只需具备了人才、技术,再加上一个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就能吸引大笔资金,借助互联网在短短数年内迅速蹿红,估值高达数十亿。
难怪业界普遍认为,正是由于虚拟经济、互联网产业具有成长快、成本低、利润高等特征,才造就了大量“独角兽”,呈现出扎堆聚集的现象。
集中消费领域
有人曾拿中美两国的“独角兽”做比对,结果却发现,中国“独角兽”多集中在消费领域,美国的“独角兽”多聚集于科技领域。
大量中国“独角兽”的诞生是以互联网等新兴科技为平台满足、挖掘用户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集中在吃喝玩乐和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领域。有统计称,中国来自消费、商业服务相关行业的独角兽占全部独角兽的60%以上。而美国独角兽则多集中在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